第一百零五章 海棠花开(二)(2/4)
周翔宇听了没事似的说:“干革命还能不吃苦?我们现在吃苦,将来人民就可以不吃苦。”接着他向杨炬询问了前方的粮、盐供给情况。
杨炬回答说:“前方粮食和食盐供应比后方好些,因为有后方支援,有时还能直接从敌人手中缴获。”
周翔宇听了以后,连连说:“这就好,这就好。敌人伸出了两只手,我们也要伸出两只手,一手粉碎他们的军事“围剿”,一手粉碎他们的经济封锁。”
杨炬听了热血沸腾,站起来说:“是!我听您的。”
后来,杨衍炬在红军大学学习之余,还为当地群众熬硝盐出了大力。
周翔宇是一个十分热爱祖国的人,从他的穿着上就能看出来,质朴而无华。
那是党中央进了北京以后,为了接见外宾和出席会议需要,周翔宇第一次去做衣服,选中了北京“红都”服装店。工作人员介绍:“这是闻名全国的服装店。”
周翔宇笑着回答说道:“我就是慕名而来的。”
面对工作人员介绍的英国呢料、澳大利亚毛料等各色的外国布料,周翔宇都摇摇头,说:“我要中国料子,无论毛料布料都要国产的。”
这次他做了一套青色粗呢毛料中山服、一套蓝卡其布夹衣和一套灰色平纹布中山装。这几件衣服一直穿到1963年,始终整洁、挺括。衣服穿了10年仍然整洁、挺括,其中当然有奥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