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毅篇(4)(2/2)
苏秦要做的第二件事:周旋诸侯,暗中破坏齐、赵之间的关系。
破坏两国关系,还不要当事人发觉,这需要极高的智慧。表面上要维护齐国的利益,至少短时间看,对齐国没有伤害。这就需要破坏者,要有坚定的意志,还要有预见性和判断能力。毕竟,这件事,做不好是要掉脑袋。苏秦对这种无间道的游戏,玩得是炉火纯青,齐闵王没有任何怀疑。
接下来,苏秦放了一个大招:怂恿齐闵王称帝。
齐闵王称东帝,秦国称西帝。
齐国称帝之举,彻底断送了齐赵两国的关系,还让齐国成为了三晋、楚国、燕国,共同讨伐的敌人。
孤立齐国,这就是苏秦干的第三件事。
齐闵王听得进去大臣的话,放弃了称帝。苏秦又怂恿齐闵王合纵诸侯,伐秦。在齐国的主导下,齐、韩、赵、魏、燕、楚,六国合纵,兵伐秦国。齐国和秦国之间友好的关系,到头了。
苏秦做的第四件事:让齐国成为天下诸侯共同讨伐的敌人。
就在六国之师约定,出兵伐秦,齐闵王虚晃一枪,独自灭掉了宋国。
齐国独吞宋国,中原诸侯不干了,也觉得被欺骗了。
齐闵王亡宋,诸侯皆怨。齐国成为了全天下共同的敌人。齐闵王灭宋,再添灭国开疆之功。齐闵王将齐国,推向了鼎盛。然,物极必反,这是社会法则。
鼎盛,就代表要走下坡路了。
齐闵王只知道,自己建立大功。却不知道,自己成为了全天下诸侯讨伐的对象。当齐国灭宋,彻底激怒了诸侯,也让天下诸侯对齐国产生了恐惧。
有恐惧,就会有恨。这让燕昭王看到了报仇的机会。等了三十多年,这一天,总算等到了。
乐毅、剧辛、邹衍、苏秦的出现,让燕国往好的方向发展。齐国却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一步又一步,走向深渊。随着燕、齐两国实力,此起彼伏,燕昭王召集心腹说:寡人报仇雪耻的机会来了。
燕国君臣都受到了齐国的欺辱,早就想报仇了,纷纷附和,扬言要灭了齐国。
有一个人提出了反对意见。这个人就是乐毅。
燕昭王问:这难道不是亡齐雪耻的最好机会?
乐毅让燕昭王看清现实:齐国的力量很强大。
燕昭王知道齐国的实力,但,他还是想打齐国。燕昭王(公元前335年继位---公元前286年)已经五十几岁了,上天还会给他多少时间。燕昭王也清醒的知道燕国是不能与齐国冒然开战。败了,他三十年的努力就全毁了。卧薪尝胆三十年,受尽了屈辱,不能一朝丧。
燕昭王理智战胜了冲动,问:难不成,寡人不能雪耻?
乐毅知道燕昭王的平生所愿:伐齐雪耻。
这四个字,也是激烈着燕国,奋勇向前。乐毅给燕昭王分析了目前的局势,说了一个字:等。
燕昭王问:等什么。
乐毅明确地告诉燕昭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燕昭王没说话,但,那道眼神似乎再问:说清楚点。
乐毅领会燕昭王眼神的意思,答:宋国牵扯到韩、魏、赵、楚等诸侯国的利益。齐国独自灭了宋国,这些诸侯也不会答应。
燕昭王瞬间领会这句话的含义,笑说:我不找齐国的麻烦,诸侯国也会找齐国的麻烦。
随后,燕昭王又问:诸侯会伐齐吗?
乐毅问:诸侯为何不伐齐?
燕昭王答:怕。
“怕,就会有怒。”
乐毅又说了一句:
“我们要把诸侯对齐国愤怒的火焰,烧得更旺。我们要合纵诸侯,共同伐齐。”
燕昭王问:合纵诸侯,共同伐齐,能成功?
乐毅很有自信地说:齐国被诸侯孤立,早就是诸侯共同的敌人。我有把握,促成诸侯共同伐齐。只有,诸侯联合起来,共同伐齐,我们才能战胜齐国,血洗国耻。
“好。”燕昭王拜道:“寡人能否雪耻,就拜托乐将军了。”
乐毅答:自当领命。
燕昭王见伐齐雪耻有望,问:现在,我们要做什么。
乐毅答:等秦国伐齐。
燕昭王疑惑:秦国会伐齐?
乐毅答:齐国号召诸侯伐秦,逼迫秦国去掉帝制。秦国定会以齐国亡宋为由,出兵伐齐报仇。一旦,齐国和秦国打上了,就能试探出齐国的真实国力。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静观其变,联络诸侯做好伐齐的准备。
燕昭王点头,赞同这个观点,说了一句话:愿伐齐的那天,早点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