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臣请往(3/4)
“可是陛下,那郑芝龙虽然名义上接受了朝廷的招抚,但却并不受朝廷控制。”内阁首辅温体仁道。
“是啊,这郑芝龙秉性桀骜,其手下不过是一群海盗,他自己也不过是个海盗头子,与万历年间的倭寇并无二致。”工部尚书毕懋康也道。
前几年朝廷之所以招安郑芝龙,其实就是因为郑芝龙屡次侵扰福建沿海,加之招安后郑芝龙答应将帮助朝廷维护海防,所谓的招安其实只是朝廷与郑家的利益交还而已。
“看来你们还是不够了解这郑芝龙啊。”崇祯皇帝不满的道。
郑芝龙虽然桀骜,但年少时目不识丁,对儒家文化极为向往,以至于有了家底后,对儿子郑森的培养可谓下足了功夫,专门高薪聘请了大儒钱谦益为师,他自己本人也因此乡土观念很重。
虽然对朝廷算不得忠诚,但在海上漂泊多年,也一直想着落叶归根,奈何朝廷并不接纳,为了让朝廷招安,这厮便一直命令水师侵扰大明沿海,迫使朝廷同意他招安。
而后便在福建晋江安庆落户,建造豪宅,彻底将那里当作了自己的老巢。
类似这等有权有兵有钱的海上霸主,他唯一缺的是什么?无非就是名望、官职,崇祯皇帝十分笃信,只要他开金口,一个爵位就能令郑芝龙颇为动心。
虽然不至于得到他的忠诚,但一些对他来说微不足道的小事,肯定不介意帮忙,比如让他的船队帮忙从南洋诸国购买粮食。
占城(今越南)也好,大泥也罢,还有吕宋,这些地方近赤道,稻米皆是一年三熟,除了稻米,其他物产也极为丰富,香料且不说,即便当地人不耕种,只是山间路边摘果子吃,也饿不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