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1 诸子百家和华夏文明(4/4)
这种新的发现让他兴奋,也让他恐惧。
兴奋的是自己有一个改变的机会,恐惧的是他不知道这种改变是好是坏。
但他并不准备就这样放弃,不管这条路可不可行,不论结果是好是坏,都要先研究过之后才能知道。
而且前一段时间他才给李世民讲过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社会结构之间的关系。
现在大唐的生产关系是经过千年的摸索总结出来的,最适合当前生产力水平的结构体系。
他这个穿越者发明了高炉炼钢、发明了蒸汽机、推进了化学和物理学科的进步,生产力犹如坐火箭一般提升。
现在这些新事物才刚刚诞生,还没有展露出应有的威力。等到它们大规模的应用,生产力迎来全面爆发之后,现有的生产关系必然会遭到破坏。
大唐要是不能建立起一套新的生产关系,恐怕连两百年国祚都维持不到就会被新的朝代所取代。
这绝对不是岳山愿意见到的,谁也不知道新的政权会是什么样子的,万一是资本家掌权呢。
他释放出来的猛虎,就必须要由他自己给套上枷锁。
所以他抛弃了所有的外物,把所有心神都投入到了学习中去。
后来他学习的方向已经不限于古人的学问,而是站在整个历史长河中进行研究。
从人类拿起第一块石头,到部落文明的兴起。从夏商周到唐宋元明清,从近代史到现代史,从国内到国外。
而他组建文字研究院的最初目的已经变的不是那么重要了。
第一批从河南道发掘出来的甲骨、陶器碎片、铜器等古物运送回来,他也只是参与了初步的分类工作,剩下的梳理、辨别誊抄等工作全部交给了其他人去做。
他自己转身继续投入到自己的学习中去。
其他人还觉得奇怪,怎么他突然对甲骨文表现的这么不在意了?
还好有王绩在,他太了解岳山了,一看这种情况就知道是怎么回事儿了。这是又有了新的发现,沉浸到自己的世界去了。
他马上把这个事情告诉了文字研究院的人,让他们自己慢慢研究吧,不用等岳山了。文字研究院的人知道后也释然了,开始期待起岳山的新作了。
王绩不光是把这件事情告诉了文字研究院,还告诉了所有相关的人。意思很明显,没事儿别来烦岳山。
岳山又要闭关写新书的消息也很快就传开来,新学集体欢呼。古学派虽然很担心,但也有些期待他又会写出什么不一样的东西出来。
李世民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也减少了召见岳山的次数,只有遇到特别大的事情的时候才会派人过来咨询一下他的意见。
岳山再次过起了家——书院两点一线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