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2 草原治理计划(3/3)
所以他倒是没有为难张鸿,而是说道:“放心,我会从内库调拨钱粮入户部。你可给我记好了,这是内库的钱每一分都要花到实处,要是让我知道谁乱伸手唯你是问。”
“圣人放心,我保证每一分都用在国事上,要是出了问题您砍了我的脑袋。”张鸿拍胸脯道。
皇帝吗,该哄的时候还是要哄的,要钱不丢人。至于钱到了户部该怎么花,那就是户部的事情了。
“那个……”这时,敬君弘磨磨唧唧的站起来,迟疑的道。
对于这给给自己带来好消息的人李世民还是很喜欢的,温声道:“什么事情,尽管说。”
“岳候说筑城移民全让朝廷来做非但费时费力效率也不高,最好能发动民间的积极性,借用民间的力量来办这件事情。”敬君弘道。
“我们自然也知道这个道理,可北方草原乃苦寒之地,又没有足够的利益,如何能调动民间的积极性。”张鸿道。
其他人也纷纷点头,北方草原确实苦啊,人也穷,除了牛羊等牲畜就没有别的生意可做。
而牛羊生意可不是那么好做的,从北方运送到中原太麻烦了,一个不好甚至会赔钱。
所以别看北场榷场很赚钱,真正参与的都是豪商,普通商人很少有往这边跑的。
光靠这些豪商来发展这十座城池,很难。除非找到别的赢利点,吸引更多的普通商人才行。
刚想到这里,就听敬君弘道:“诸位还记得羊毛衣吗?”
不少人下意识的摸了摸自己的衣服,里面就有一件羊毛织成的衣服,确实很暖和,关键还贴身不臃肿,太舒服了。
“如果朝廷放开羊毛交易市场,允许普通商人去北方收购羊毛,甚至鼓励中原人去北方养羊采集羊毛,应当能吸引不少人去北方。”
听到这里众人要是在不明白他的意思就是傻子了。
羊毛布料啊,虽然原材料产自羊的身上,但却是一门比羊本身还要大很多倍的生意。
古代布料是比黄金白银还要硬的硬通货,甚至布料可以直接当钱使。为啥?稀有啊。
麻布、丝绸全加起来都不够用的,现在又多了一种棉布依然如此。
最关键的还不是布料,衣服这东西不要多,省着点穿一件能穿几十年,甚至还能传给子孙后代。
关键是御寒之物。
古人是如何御寒的?有钱人家穿皮草,没钱人家用木棉、稻草缝进衣服里过冬。
等到岳山把棉花引进中原,棉衣棉被迅速普及成为最主要的御寒之物。但受限于棉花产量,依然有大批的人靠‘抖’来御寒。
毛衣明显一种上佳的御寒之物。
当年岳山发明毛衣后送了几套给亲近之人,没多久就成为权贵之家的必备之物。
不是大家不想普及,而是没那么多羊毛。
所以大家渐渐的也就忽略了毛衣背后所代表的经济意义,只是把它当成了一件比较少见的御寒之物。
现在经敬君弘提醒才反应过来。
是啊,毛衣可是一门大生意啊,丰厚的利润足以引动民间力量进入草原。
想到这里大家就更加兴奋起来。
……
关于北方草原的攻略和经营计划很快就被制定出来,朝廷紧锣密鼓的实施。
这些和岳山都没有关系,他借着敬君弘的口给出主意之后就不管不问了,整天就陪着自家小娇妻过二人世界。
就在他沉迷在温柔乡之中的时候,朝廷又发生了一件轰动朝堂的大事,让他不得不提前结束了休假。
大理寺十七位官吏联名弹劾大理寺卿王真贪赃枉法私放囚犯。
本来这和岳山没啥关系,但……这十几名官员全部出自渭水书院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