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权为谁所有(2)(2/3)
李世民并不知道,举孝廉制度比他想象的还要伟大。伟大到二十一世百分之**十的国家依然在用这种制度——只不过那时候选出来的官吏叫议员。
“举孝廉为国家开创了新的征辟人才的方式,一大批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得以出仕,为汉朝的大兴奠定的人才基础。”岳山继续说道:“在这一时期,有真才实学的人开始掌握国家的权利为天子牧民。”
“和先秦的血统贵族掌权区分开来,我称呼这种情况为学问掌握天下权势。”
“学问掌权?”李世民喃喃道。
“是的,不问出身门地只看学识。有学问的人才能掌权,没学问的即便出身再高也只是空有贵族头衔,没有实权。”岳山点头道。
“但举孝廉制度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很容易被贵族世家、地方豪强、宗族势力所掌控。”
“汉初贵族门阀势力还不强,确实有不少平民子弟被推选为官。可随着贵族世家逐渐膨胀,举孝廉的门路就被他们所掌握,选谁不选谁完全有他们说了算。”
“到了西汉末年举孝廉名存实亡,被推举出来的全是贵族世家子弟。王莽新政有一部分原因就是想改变这种情况,重新打通上下沟通,可惜他失败了。”
“本来光武帝是有能力打破这种局面的,可惜他太重情谊。他是靠着世家豪强的支持才结束乱世重塑朝纲的,所以他对这些人非常的宽容。
对他们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以至于整个东汉都由贵族世家掌权,平民几无出头之日。”
“这不是又退回到先秦的贵族血统制了吗?”长孙无垢小声的道。话音刚落她就意识到自己失态了,脸上露出羞赧的表情。
“是的,从西汉末年开始贵族制度重新抬头,只不过先秦时代是以血统作为传承的,而汉朝的贵族是以学问作为传承的。”岳山赞许的点点头:
“汉朝的门阀世家学聪明了,他们知道单纯靠血统是无法保持家族长久的,只有学问才是最靠的住的,于是他们开始独占高端学问。”
“平民也可以读书识字,但汉朝纸张还是稀有之物,书籍都是刻在竹简上,所以书非常的稀少。即便是运气好得到了一两卷书没有名师教导也很难学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