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伐毛洗髓(3/4)
朱元璋不动声色的看着面前的奏章,上面声嘶力竭地控诉着那些他早已心中有数的胡惟庸的斑斑劣迹。
比如:胡惟庸私自批阅各地的奏章,丢弃不利于他的奏章。
又比如:胡惟庸贪污拨给各地的救灾款,拨给寺庙的修缮款;买官卖官;侵吞贡品,其中包括占城国送来象牙、乌木、伽蓝香;高丽进贡的名马、珍稀禽鸟……
看到胡惟庸贪污了波斯进贡的金丝地毯时,朱元璋暴跳如雷,不是因为他第一次得知,而是因为他对胡惟庸的违法行径实在克制的太久,他竟然一直在容忍胡惟庸对大明王朝的践踏。
这块波斯进贡的金丝地毯为纯金丝线编织而成,由一千个金匠和一千个织工耗费五年才得以完成。
更为重要的是,它的图案是大明王朝的版图。
波斯进贡此地毯的意义在于赞颂大明皇帝九五至尊,将大明疆土踏于脚下,万世万代。
然而这块地图却被卑贱的胡惟庸铺在家中,每日踏于其上。
朱元璋每每想到此处便如芒在背。
他那异于常人的敏锐神经常常使他看见臣子眼中流露出对这个皇位的贪恋,对他的不屑。
尤其是那些自以为对大明王朝的创立立下赫赫战功,没有他们就没有大明王朝的那些人。
他们以为他的这个位置是他们心胸宽广让出来的,他朱元璋必须对他们感恩戴德。
他偏偏不,刚开始他杀鸡骇猴,除掉了那几个猖狂的人。
可是欲望是扑不灭的,他不可能除掉所有掌权的大臣。
朱元璋瞄准了“宰相”这个官职。
宰相制度在朱元璋心目中从来就是一根刺。
要分散每个大臣手中的权利,首先必须取缔宰相这个位高权重的职位。
他想拔除这根刺,但是又有诸多顾忌。
首先就是群臣的反对,这是最大的障碍。
这些臣子一成不变地拿祖制和传统来压制他。要想说服他们,就必须发生惊天动地的事件,让宰相制度危及到他们自身的利益。
再则,若取缔宰相这个职位,那么他凡事就必须亲自处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