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童贯的忠诚(2/4)
是日,舟停陈留不发。张令徽摸不清头绪,想要咨询一下胡直孺,讨个主意。但看胡直孺明显不想和他说话的样子,张令徽也只好自己赶去河岸,找童贯交涉。
却是乾贞记有几条商船从汴京过来,要接了柔福帝姬和陈氏夫人去海州居住。郑皇后也要跟过去,因为柔福帝姬要与驸马安兆铭在海州完婚,就一定需要长辈主持。
张令徽这才恍然大悟,在此前的陈留大战时,让自己吃亏的人物不是柔福帝姬,而是安兆铭的妻子陈氏夫人。
陈丽卿的武功,不差她夫君安兆铭几分!这是汴京城里悄悄流传的故事。张令徽此前也只是当做一个传奇故事听听,一个女人家,又能厉害到什么地步?
但是此前在陈留的那次交手,却让张令徽败的心服口服。甚至他还要有样学样,把这招拿去对付胡直孺,一样取得战阵完胜的效果。
对于中途冒出来的陈氏夫人,以及乾贞记的商队,张令徽的直觉,这事怕是没有那么简单。但他左思右想,也找不出什么可以阻止的理由。
郭大帅给他的军令,就是留住太上皇,别要出意外。至于其他的人和事,都无所谓。
大宋以孝治天下,只要太上皇回汴京,那么汴京城的官家,就不可能继续抵抗下去。郭大帅以宰执重臣把持国家权柄,就能一展我北地汉儿的豪迈。
甚的女真人,宋人怕他们,我汉人却是不怕的!
只要把太上皇和官家在汴京安置好,大宋的那些外臣,也只能捏着鼻子认怂了。至于什么汉献帝“衣带诏”的故事,那就是个笑话。
大宋如今,最不值钱的就是诏书了。太上皇一纸诏书给了辽国末帝,结果就要内禅退位。官家以蜡丸藏手诏给耶律余睹,自此就引发了这次金国南侵。
他安兆铭在燕京时,也曾变戏法般往外掏出过“皇帝诏书”,生生唬住了郭大帅。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如今的郭大帅,哪里不知道要在这些事情上做些防范。
杜绝这种“皇帝手诏”的法子非常简单,只要恢复大宋的“祖宗制度”就行!
不经兰台、相府、枢密用印的“皇帝手诏”,此后将再无半分用处。只是兰台、相府、枢密的大印,此后却都要揣进大帅的怀里。
仿曹操故事嘛,就一定要仿得生动才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