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童贯的忠诚(1/4)
第51章童贯的忠诚
太上皇要回汴京,哪怕柔福帝姬苦苦哀劝,也不能改变赵佶的主意。赵佶依然放不下大宋的江山社稷,也放不下他对儿子的亲情。
有他在,郭药师总要自我节制一二的。赵佶这样的想法,其实也没错。
童贯低头耷脑地走出雍丘城,和张令徽去协调两支大军分路回汴京的细节。张令徽和胡直孺的一万大军,需要落后胜捷军二十里行军,中间以斥候相联系。
这是童贯能够做到的最后让步,少于二十里,他胜捷军就完全没办法成功布阵。那么太上皇的安危,就得不到有效的保证。
哪怕明知道回去汴京的下场,童贯依然对赵佶保持着足够的忠诚。
这是一种非常难得的品质!正是为此,哪怕童贯一生做下了无数的混账事,安宁都没有想要对付他。安宁感动的,也只是童贯对赵佶的这份纯粹的忠诚而已。
童贯会被杀头的!他的海上之盟,他的北伐失败,他在汴京的不辞而别,他在宣化门的射杀百姓,每一样罪责都足够新的朝廷砍掉他脑袋去立威、泄愤、嫁祸。
要说童贯一辈子混在军中,开河湟、图谋大辽、北伐燕云。他为的就是想要建立不世之功,获得不世的封赏。然后呢?就是为了能够免于兔死狗烹的下场!
可是他童贯越努力,却越是便宜了今日的郭药师。杀一两个小吏,并不能为郭药师带来什么声望。杀大宋的广阳郡王,才能彰显一个权臣的无上威严!
童贯忧伤地走在回去汴京的路上,看河畔秋水在行舟之后的回旋荡漾,河边柳丝轻抚马首,耳畔不时传来几声寒蝉凄切。他忽然生出顿悟的感觉,不禁轻声笑了出来。
这特喵的人生,可不就是狗咬尾巴,转了一个圈嘛!
赵佶就在河中的船上,看着越来越近的汴京城,心中忐忑不已。
郭药师想做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安兆铭能答应吗?赵家一百六十年的社稷江山,这样下去还能支撑几年?究竟谁才能做那个中流砥柱的谢安石?
自己也许,该多做出几份备案才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