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权臣(3/3)
夫君却从来不去着眼新旧两党的主张如何怎样,因为在他看来,大宋新旧两党的这些主张其实都没用,不足以让汉家文明获得茁壮成长的契机。
反倒是赵佶的科举取士制度,不断揉入算术、天文、艺术、医药、农林等因子,更加符合这个时代的真正需求,但是距离真正的文明突变尚远。
大宋要的是科技进步的跳跃式发展,而想要得到这种结果,除了输入性引进先进文明成果外,先进文明的发展土壤更加关键。在大宋的僵化体制里谈变革,只能窒息文明的进步。
这才是夫君一力推动海州特区的真正原因,哪怕为此付出的成本大得惊人。
因此夫君的对策,从来都不是着眼一家一姓的兴亡衰败。说句狂妄的话,海州只要不顾一切地投入到战事里,他女真人未必还敢有今日这般猖獗。
甚至打到它女真亡国都有可能!然而那又如何?所谓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海州正在兴起的文明也将不可避免地被打断进程,甚至新生文明因此夭折都有可能。
可他蛮族,很快就会出现一个足以代替女真人的部落,继续南下碾压汉家!这就是一个死结。所以,在海州没能巩固自己的先进文明成果前,依然要靠大宋的力量保护他们自己。
陈丽卿甚至清晰记得,夫君最早时并没有什么野心。
他最早想要浮舟海外,成为一个坐看潮起潮落的孤独看客,“海龙王”的旗帜就是那时候扯起来的。只是后来扯进来的人越来越多,夫君就没办法放下这些人和事。
所以他那时就想到要割据海州、金州一隅,关起门来发展自己。做一个新型文明的样板工程,努力把它传播下去。
至于大宋爱跟不跟的,他也毫不在乎。在夫君看来,只要有海州的文明在,终归不会让汉家文华再次凋零。
然而真正促使夫君改变观念的,却还是他的那次出使金国的归程路上。“人相食!”这是夫君从此不再逃避尘世的真正促因。
那时自己就在夫君身侧,清楚感受到夫君的愤怒和哀伤。此后的夫君,就再也没有尝试逃避过。
“大宋需要一个曹孟德那样的权臣”!这样的话题,本来就出自乾贞记的私下煽风点火。不管朝廷上的群臣如何琢磨这些事情,这件事情已经变成了大宋的一个选项。
然而尴尬的却是,在夫君还未成为“曹孟德”前,忽然跳出了另一个版本的“大宋曹孟德”!郭药师敏锐地抓住了这个机会。
自此,他郭药师便要总览朝纲,专心致志地成长为一代权臣!
而夫君,却平白为他郭某人做了嫁衣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