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四书五经合集(白话注释版) > 分节阅读 148

分节阅读 148(1/2)

目录

。(12)蜀:西南方诸侯国,在今天四川西部。(13)羌:西南方诸侯国,在今天甘肃东南。(14)髦(mao):西南方诸侯国,在今天四川、甘肃交界地区。(15)微:西南方诸侯国,在今天陕西郿县境内。(16)卢:西南方诸俟国,在今天湖北南彰境内。(17)彭:西南方诸侯国,在今天甘肃镇原东。(18)濮:西南方诸侯国,在今天湖北郧县与河南邓县之间。(19)称:举起。尔:你们。(20)比:排列。干:盾牌。(21)牝(pin)鸡:母鸡。晨:这里指早晨鸣叫。(22)索:尽,空,衰落。(23)妇:指妲己。(24)昏弃:轻蔑,轻视。肆:祭祀祖先的祭名。答:问。(25)迪:用,进用。(26)通逃:逃亡。(27)崇:尊重。长:恭敬。(28)信:信任。使:使用。(29)俾:使。(30)发:周武王的名字,武王姓姬。(31)愆(qian):超过。(32)止齐:意思是整顿队伍。(33)夫子:对人的尊称,这里指将土。勖(xv):勉力,努力。(34)伐:刺杀,一击一刺叫做一伐。(35)恒恒:威武的样子。(36)貔:豹一类的猛兽。(37)罴(pi):一种大熊。(38)迓(ya):御,意思是禁止。役:帮助。西土:指周国。(39)所:如果。(40)躬:自身。戮:杀。

【译文】

在甲子日的黎明时分,周武王率领大军来到商朝都城郊外的牧野,在这里举行誓师。武王左手拿着铜制大斧,右手拿着白色的指挥旗,说道:“辛苦了,远道而来的西方将士们!”

武王说:“啊!我们尊敬的友邦国君和执事大臣,各位司徒、司马、司空、亚旅、师氏、千夫长、百夫长,还有庸、蜀、羌、髦、微、卢、彭、濮诸邦的将士们,举起你们的戈,排列好你们的盾,用竖起你们的矛,我要发布誓师令了。”

武王说:“古人说过:‘母鸡在早晨不打鸣;如果谁家母鸡早晨打鸣,这个家就要衰落了。’现在商纣王只是听信妇人的话,轻副蔑地抛弃了对祖先的祭祖而不闻不问,抛弃他的先王的后裔,不任用同宗的长辈和兄弟,却对四方八面的罪人逃犯十分崇敬、信任、提拔、任用,让他们当上大夫、卿士,使他们残暴虐待老百姓,在商国都城胡作非为。现在我姬发要恭敬地按上天的意志来讨伐商纣。今天这场战斗,行进中不超过六步、七步,就要停下来整顿队伍。努力吧,将士们!作战中刺杀不超过四次、五次、六次、七次,然后停下来整顿。努力吧,将士们!你们要威武雄壮,像虎、豹、熊、罴一样勇猛,在商都郊外大战一场。不要迎击向我们投降的人,以便让他们为我们服务。努力吧,将士们!如果你们不努力,你们自身就会遭到杀戮!”

【读解】

战争中最使人惴惴不安、最激动人心的时刻,是在一场生死攸关地大决战即将开始地时候,而不是在战斗的进行过程中或结束之后。当你意识到战斗的决定性意义,在内心推测可能出现的任何情况以及最后的胜负之时,总会有千思万绪涌上心头,闪过各种吉祥的和不祥的念头。

的确,这就像侦探,J、说一开头就设置的大悬念,让你作出种种猜测,思路一下子被悬念紧紧牵引着。

当周武王率领数万大军在牧野誓师之时,万众的心情大概就是这样:决定命运的时刻到了,就在此时此刻此地;结果马上将由拼杀来决定,成者为王,败者为寇。历史已经证明了,这是一个历史转折的关头,从此历史将翻开新的一页。

不过,这并不是一场攻城掠地的单纯的决斗,而有一个道义问题。周武王列举了商纣王的三条罪状:听信妇人的谗言(实指妞己);不祭祀祖宗和上天;任用四方逃亡的罪犯而不用同宗兄弟。这在当时足以称为弥天大罪,不容宽赦,单是其中一条就当诛伐。正因为如此,周武王才会得到那么多人的拥护和支持,连遥远的西南方的八个诸侯国也前来助战。他们拥护和支持的不一定是周武王,而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道义:妇人的话与小人的话一样不可信,祖宗和上天神圣不可亵溪,逃犯绝不能取代同宗兄弟。与其说他们是为周武王而战,倒不如说是为道义而战。这就体现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

从力量对比上看,周武王统率的五、六万军队显然不是西纣王七十万大军的对手。但武王的军队是“仁义之师”,仁义之师不可战胜,所向无敌。因而,力量对比在冷兵器时代不一定是战争取胜的绝对因素,完全可以利用其它条件变不利为有利,变弱小为强大。

历史的经验的确值得注意。人心的向背是个永远不可忽略的关键因素。专制暴君绝对不相信这一点,只相信高压和暴力可以消灭一切异己因素。这是导致他们覆灭的根本原因。搞政治要记取这一历史教训,为人处世同样也可以从中受到启发。当一个人把自己搞到孤家寡人的地步时,恐怕就走入了绝境。

------------------

谁制定了治国安邦的规则

【原文】

惟十有三祀(1),王访访于箕了。王乃言曰:“呜呼!箕子,惟天阴骘下民(2),相协厥居(3),我不知其彝伦攸叙(4)。”

箕子乃言日:“我闻在昔,鲧陻洪水(5),汩陈其五行(6)。帝乃震怒,不畀洪范九畴(7),彝伦攸斁(8)。鲧则殛死(9),禹乃嗣兴。天乃锡禹洪范九畴(10),彝伦攸叙。

“初一曰五行(11),次二曰敬用五事(12),次三曰农用八政(13),次四曰协用五纪(14),次五曰建用皇极(15),次六曰义用三德(16),次七日明用稽疑(17),次八曰念用庶征(18),次九曰向用五福(19),威用六极(20)。”

【注释】

(1)有:又。祀;年。十有三祀指周文王建国后的第十三年,也是周武士即位后的第四年、灭商后的第二年。(2)阴骘(zhi):意思是庇护,保护。(3)相;帮助。协:和。厥:他们,指臣民。(4)彝伦:常理。攸:所以。叙:顺序,这里的意思是制定,规定。(5)鲧(gui):人名,夏禹的父亲。陻(yin):堵塞。(6)汩(gu):乱。陈:列。行:用。五行指水火木金上这五种被人利用的物质。(7)畀(bi):给予。畴:种类。九畴指治国的几种大法。(8)斁(du):败坏。(9)殛(ji):诛,这平指流放。(10)锡:赐,给予。(11)初一:第一。(12)次:第。五事:貌、言、视、听、思五件事。(13)农:努力。八政:八种政事(14)协:合。五纪:五种记时的方法。(15)建:建立。皇极:意思是指至高无上的法则。(17)义(yi):治理,指治理臣民。(17)稽:考察。(18)念:考虑、庶:多征:征兆。(19)向:劝导、(20)威:畏惧,警戒。

【译文】

周文王十三年,武王拜访箕子。武王说道:“啊!箕子,上天庇护下民,帮助他们和睦地居住在一起,我不知道上天规定了哪些治国的常理。”

箕子回答说:“我听说从前鲧堵塞治理洪水,将水火木金上五行的排列扰乱了。天帝大怒,没有把九种治国大法给鲧。治国安邦的常理受到了破坏。鲧在流放中死去,禹起来继承父业,上天于是就把九种大法赐给了禹,治国安邦的常理因此确立起来。

“第一是五行,第二是慎重做好五件事,第三是努力办好八种政务,第四是合用五种记时方法,第五是建立最高法则,第六是用三种德行治理臣民,第七是明智地用卜筮来排除疑惑,第八是细致研究各种征兆,第九是用五福劝勉匝民,用六极惩戒罪恶。”

【读解】

治国安邦是政治家的首要职责,无论他主观上是否真的想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欣欣向荣,人民安居乐业,幸福欢乐,只要他想在统治宝座上呆下去,就不得不考虑如何治理国家。这道理就像商人为了赚钱,为了使生意长期做下去,就不得不使自己的商品货真价实一样,否则只有丢掉自己的饭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