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四书五经合集(白话注释版) > 分节阅读 85

分节阅读 85(1/2)

目录

这是说到一个人的形象问题,尤其是做领导人的形象。

一个人的外在形象往往给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所谓“第一印象”更是异常重要。根据子夏的看法,君子的“第一印象”最好给人以庄重的感觉。不过,“第一印象”后,当他与你深入接触时,“第二印象”应该是和蔼可亲,而不是老板着面孔的。至于“第三印象”,即谈起话来,语言应该是严厉而有威信,这样才能够使人畏服。

就我们的理解来看,子夏的确是在教我们如何去做一个领导人,尤其是到一个新单位去工作的领导人。作为一个普通人,倒没有必要如此处心积虑地去注意自己的形象。不过也有一点值得我们吸取、就是一个人要注意自己的形象变化,不要时时处处都给人一个老面孔,尤其是板着脸的老面孔,让人一看到你就想起阴天,沉闷压抑,连笑都笑不出来。如果真是这样,那你的群众关系,你的人际交往就要出问题了。因为我们看到,就是一个堂堂的正人君子,不也只是“望之伊然”,真正与他接触,也应该是“即之也温”吗?

当然,反过来说,如果一个人整天嘻嘻哈哈,处处吊儿郎当,从来没有一个“俨然”的时候,那也是很成问题的了。

归结起来说,形象要有所变化,精神也要有所调节。这倒恰好使我们想起了máo • zé • dōng的教导:“团结,紧张,严肃,活众。”

难道不是这样的道理吗?

------------------

信任是前提

【原文】

子夏曰:“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

【译文】

子夏说:“君于受到信任后才去使唤百姓,没有受到信任就去使唤,百姓就会认为是虐待他们。君子受到信任后才去劝谏君主,没有受到信任就去劝谏,君主就会认为是毁谤他。”

【读解】

对于很多事情来说,人与人之间的信任都是前提。不仅当高级领导人,上对君王下对百姓如此,就是做一个单位的干部,一家公司的老板,也同样是如此。当你的部下对你缺乏信任时,你随便分配他干什么,他都有可能认为你对他,心存偏见,有意整他。相兄只要他信任你,认为你对他好,则你随便分配他做什么,他都不知心存芥蒂,而会主动积极地去完成它。你对上级也是同样的道理。所谓“交浅不言深”,如果上司不信任你,你最好还是少提意见少提建议,不然的话,你的一片好心很可能被当作了驴肝肺,忠言也会被认为是在反对他,毁谤他。当然,如果上司信任你,对你言听计从,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总而言之,信任的确是前提。一个人对上对下都能取得信任,那他多半会比较顺当,相反,则可能做得很累很苦,仕途也长不

是不是正因为不少人都搞懂了这一点,才学会了上下。“勾兑”,八面玲陇,做得滴溜溜转而一帆风顺呢?

------------------

大德不逾,小节不拘

【原文】

子夏曰:“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注释】

大德:德行中的大节。小德即小节。闲:限,引申为法度。

【译文】

子夏说:“大节方面不出问题,小节上有所出入是可以的。”

【读解】

在《宪问》篇里,子贡问孔子说:“管仲是不是仁呢?齐桓公杀了公子纠,管仲不为主子死,反而做了桓公的宰相

。”孔子说:“管仲做桓公的宰相,辅佐他称霸诸侯,匡正天下,老百姓到现在还受到他的好处。如果没有管仲,我们大概也都像落后民族那样披散着头发,衣襟向左边开了吧。难道真要像普通男女那样拘于小节小信,自缢于沟渠之中而没有人知道都好吗?”

这是一个非常生动的例子,说明“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评价一个人的是非功过,应当观大节,看主流,而不应斤斤计较于细微未节,更不能抓住一点不放,以小节之过否定大节,把人一棍子打死,把事情全盘否定。

当然,这样说并没有鼓励你在小节上蓄意越轨犯规的意思,而只是说对人不必求全责备而已。这是需要特别加以指出而不容许钻空子的。

------------------

读书与做官的问题

【原文】

子夏曰:“仕而优①则学,学而优则仕。”

【注释】

①优:饶,余。

【译文】

子夏说:“做官有余力就去学习,学习有余力就去做官。”

【读解】

子夏当然不会想到,他的“学而优则仕”在两千多年后的“文化大革命”时代会成为“孔家店”的弥天大罪之一。批判者脱离时代背景并撇开“仕而优则学”不论,当然是一种断章取义,为我所用的做法。但是,我们也没有必要为了给儒家“平反”而否认子夏所论读书与做宫之间的密切关系。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闻。”读书人学有所成,考取功名,通过做官以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和社会理想,这的确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成功的人生道路的写照,也是儒家提倡的人生之路,它所体现的是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并没有什么特别“罪大恶极”的地方。这就是“学而优则仕。”如果说它有什么问题,那也是社会和时代的问题,而不是因为子夏这样说了就有了问题。

至于“仕而优则学”,那就更没有问题了。做官的人在做官有余力时就去学习,就像我们今天的干部到党校去轮训或到干部专修班再去拿一个文凭一样,提高提高文化知识水平,增长增长理论修养,这有什么不好呢?总比做官之余就去“腐败”,仕而优则“牌”,仕而优则“舞”要好得多吧?所以,“仕而优则学”不仅没有问题,恐怕还是应该大力提倡的风气哩。

归结起来,“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贯串着“学以致用”、“活到老,学到老”的思想,其合理的内核,至今也仍然值得我们吸取,而不应该去“批倒批臭”。

------------------

法外有情

【原文】

孟氏①使阳肤②为士师③,问于曾子。曾子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④,则哀矜而勿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