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62(3/4)
【注释】
①变食:指斋戒时改变日常的饮食,不饮酒,不吃荤(指有浓厚气味的蔬菜,如蒜、韭、葱等,不指鱼肉等腥膻食物,与我们今天“荤”的概念不一样)。②迁坐:指斋戒时改变平常的住处,不与妻妾住在一起,而迁到“外寝”(或叫“正寝”)独住。③脍(kuai):切得很细的鱼和肉。④噎而啈:噎与啈同义,都指食物腐败变味,褐的程度更重。⑤馁(nei)、败:鱼腐烂叫馁,肉腐烂叫败。(6)臭:气味。(7)失饪:饪指生熟的火候,失饪即指火候不当。(8)不时:不是该吃的时候。(9)割不正;指切割不得法。刀法不好。(10)食气;气同“饩”,食气指食料,主食。(11)乱:指神志昏乱,即酒醉。(12)市脯:买来的肉干。(13)撤:去。
【译文】
斋戒时一定要改变平常的饮食,住处也要变动,不要和妻妾住在一起。
食物不嫌做得精,鱼肉不嫌切得细。
食物变质馊臭,鱼肉腐烂,不吃。颜色难看,不吃。气味难闻,不吃.火候不当,不吃。不是时候,不吃。切得不合刀法,不吃.没有合适的调味酱,不吃。
肉虽然吃得多,但不超过主食。
酒不限量,但不要喝醉。
买来的酒和肉干,不吃。
可以吃姜,但也不宜多吃。
【读解】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好一个美食家的追求!
食物变质馊臭,鱼肉腐烂,不吃。这不奇怪,与我们今天的习惯一样,讲究卫生,减少疾病。
颜色难看,不吃;气味难闻,不吃;没有合适的调味酱,不吃。色、香、味都有讲究,这已超出了我们一般人的要求,进入美食家的行列了。因为在我们看来,起码在没有合适调味酱时还是要凑合凑合吃下去的,不会有那么大的讲究。
火候不当,不吃;不是时候,不吃;切得不合刀法,不吃;买来的酒和肉干,不吃。这简直有些过分了,分明是一个超级美食家,起码也超过了陆文夫笔下那位吃头汤阳春面的美食家了罢。
我们不知道圣人是否吃过集体食堂,想来是没有,不然非饿肚子不可啊!
------------------
吃饭睡觉不说话
【原文】
食不语,寝不言。
【译文】
吃饭不交谈,睡觉不说话。
【读解】
吃饭不交谈符合卫生习惯,这是没有说的。可是吃国宴呢?如果大家都不说话,只是埋头苦干--吃!那像什么话呢?起码,祝酒辞还是要的吧。莫说国宴,就是你一家子在一起吃饭,不说话试试看,不被误认为在赌气才怪哩。更何况,有人曾幽上一默说:“现在革命,就是请客吃饭。”市场经济时代,谈生意,做买卖,签合同,搞交易,大都是在饭局中“搞定”,所谓“边吃边谈”已成为人们的口头禅。让大家吃饭时不说话,怎么“勾兑”?怎么“搞定”?那林立的饭店酒楼岂不也要统统倒闭,关门了事?
这就是卫生要求与人文习俗的矛盾,正如明知抽烟有损健康但大家仍要照抽不误一样。事实上,人不可能完全在科学的规范下生活,只有机器人才能做到。当然,我们并不敢亵读圣人是机器人,只不过圣人既不用去跟人“搞定”什么,又不用去“勾兑”,当然还是符合卫生习惯,吃饭不说话的好,至少是少说为妙,以免鱼刺卡住喉咙。这是可以理解的。
不可理解的是睡觉不说话。
谁睡觉说话来着了除非是说梦话!那么,圣人睡觉不说梦话。这还用得着说吗?难道其他人都要说梦话?岂不成了笑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