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2(4/4)
这种进退自如,就是《菜根谭》所谓“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风度。
那可真不是等闲之辈所能具有的风度啊!
废除了干部终身制以后,上台与下台的问题冷峻地摆在每个官员的面前。上台时不沾沾自喜还比较容易做到,下台时无动于衷可就难了啊!唐人写诗说得好:“逢人都说休官好,林下何曾见一人!”虽然大家都知道“上台终有下台时”的道理,但正如爬山一样,的确是“上山容易下山难”,上台容易下台难啊!更不用说在下台时还把工作中的一切都甘心情愿、满腔热忱地交待给继任了,除非是自己选定的接班人,可以继续按照自己的意志办事。
所以,令尹子文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官员,能够正确对待上台与下台,进退自如,宠辱不惊。而圣人仅以“忠”字相许,是不是评价低了一点呢?
------------------
三思而行想得太多了
【原文】
季文子①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②,斯可矣。”
【注释】
①季文子:鲁国大夫季孙行父,素以谨慎多虑著称。②再:两次。
【译文】
季文子遇事总要考虑三次以上才行动。孔子听说后说:“考虑两次也就可以了。”
【读解】
凡事不想一想就行动叫做莽撞,往往会导致后患。但想得太多,瞻前顾后,翻来覆去,则容易陷入犹豫不决的狐疑之中,导致优柔寡断。忧郁的丹麦王于为报叔父的亲父娶母之忧而思虑再三,左右为难,因此而错过了下手的大好机会,结果与敌人同归于尽。“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这就是莎士比亚笔下著名的“哈姆雷特式的犹豫”。当断不断,反被其乱。所以,“君子务穷理而贵果断。”(朱熹)既要想清楚,有所思考而后行动,又不要优柔寡断。有人往往把“三思而行”作为孔子的教导,实在是张冠李戴,歪曲了圣人的意思。记住:考虑两次也就可以了啊,不要想得太多!
------------------
愚不可及的大智慧
【原文】
子曰:“宁武子①,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注释】
①宁武子:卫国大夫,姓宁,名俞,“武”是谥号。
【译文】
孔子说:“宁武子这人,当国家政治清明的时候便发挥他的聪明才智,当国家政治黑暗的时候便做出一副愚笨的样子。他的那种聪明是人们可以赶得上的,他的那种愚笨却是没有人能够赶得上的。”
【读解】
政治清明时便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国作贡献,政治黑暗时便压抑自己以求洁身自好,以免同流合污,以免遭忌妒遭迫害。
这就是大智若愚,这就叫难得糊涂。
清代名士郑板桥说得好:“聪明难,糊涂亦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
所以圣人说宁武子的聪明是人们可以赶得上的,而他的那种“愚笨”却是没有人能够赶得上的。
说穿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