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四书五经合集(白话注释版) > 分节阅读 50

分节阅读 50(1/2)

目录

【原文】

子日:“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①,小人怀惠。”

【注释】

①刑:法度。

【译文】

孔子说:“君子心怀道德,小人却一心想着自己的田土;君子心怀法度,小人却一心贪图实惠。”

【读解】

君子想的是道德法律,小人却一心想看“三亩地,二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

其实,想着老婆孩子热炕头原本也不错,关键是要注意如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不要因为田土,因为贪图实惠而忘了道德和法度,做出有伤道德原则,触犯刑律的事情来。

第二,不要因为贪恋田土,贪恋老婆孩子热炕头而放弃了对仁道,对精神文明方面的追求。

这两个方面的问题处理得好,也就对了。但如果处理得不好,只一心想着自己的田土,一心贪图实惠,唯利是图,那就见出君

------------------

唯利是图必然招来怨恨

【原文】

子曰:“放①于利而行,多怨。”

【注释】

①放(fang):依据,根据。

【译文】

孔子说:“只根据自己的利益做事。必然招来很多的怨恨。”

【读解】

一个人算得太精,凡事都以自己能否获得利益为依据来进行处理,唯利是图,最后必然是以招来怨恨而告终。

因为,你算人家,人家也算你,大家都以能否获利为依据,而一件事情、一桩生意的利总是有限的。馍馍只有那么大,你吃多了,人家必然就吃少了;反过来也是一样,人家吃多了,给你留下的也必然就少了。所以,一件事、一桩生意下来,总是有人怨恨,不是你怨恨人家,就是人家怨恨你,结果总是以不愉快告终。

这就是“时时刻刻忙算计,谁知算来算去算自己”的道理;也就是“放于利而行,多怨”的原因所在

------------------

关键在于练好内功

【原文】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①;不患莫己知②,求为可如③也。”

【注释】

①所以立:“立”和“位”通用,“所以立”即“所以位”,也就是担任职位的才能。②莫己知:“己知”即“知己”,因前面有否定词“莫”而倒装。③为可知:被别人知道的依据。

【译文】

孔子说:‘不怕没有官位,怕的是没有担任官位的才能;不怕没有人知道自己,只求足以让人知道的本事”

【读解】

孔子说:“不怕别人不知道自己,怕的是自己没有才能。”(《宪问》)

而在另一个地方,他几乎是原封不动地把这句话又倒过来重复了一遍:

“君子怕的是自己没有才能,不怕别人不知道自己。”(《卫灵公》)

加上《学而》篇所说的“人不知而不惧,不亦君子乎?”“不患人之不己知,惹不知人也。”孔子真可以说是翻来覆去地说到这个话题了。虽说《论语》是学生笔记,可能有重复之处,但既然已经过编辑整理,依然有这多次出现,那就只有一种理解,就是孔老夫子的确反复多次强调过这个话题,给学生留下异常深刻的印象,以至于重复出现也不嫌累赘,而予以保留。

问题在于,孔子为什么要一而再,再而三地申说这个话题呢?这大概与他一生追求“克己复礼”,周游列国而“累累如丧家之火”,没有能够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分不开。可以说,不被人知道,不被人了解,这是他终身未能解开的一个“情结”。不然的话,为什么一向微言大义的圣人在这个问题上竞如此唠唠叨叨地说个不停,听来总让人感到是在自我安慰或自我解嘲呢?

不过,话虽如此说,但圣人自我安慰或自我解嘲所开的药方对于那些怀才不遇者,怨天尤人者倒的确能起到强心镇静的作用哩。

更何况,无论别人知不知道自己,了不了解自己,苦练内功,增强才干总是不错的罢。

------------------

一以贯之的忠恕之道

【原文】

子曰:“参①乎!吾道一以贯②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注释】

①参;曾参。②贯;贯穿,贯通。

【译文】

孔子说:“参啊!我的学说贯穿着一个基本思想。”曾子说:“是。”孔子出去以后,学生们问曾子说:“老师的话是什么意思呢?”曾子说:“老师的学说,忠恕两个字罢了。”

【读解】

什么是忠?什么是恕?

曾子没有说,但孔子自己在别的地方有过解说。

所谓忠恕是孔子待人的基本原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所以孔子说是“一”以贯之,而不是“二”以贯之。

忠是从积极的方面说,也就是孔子在《雍也》篇里所说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自己想有所作为,也尽心尽力地让别人有所作为,自己想飞黄腾达,也尽心尽力地让别人飞黄腾达。这其实也就是人们通常所理解的待人忠心的意思。

恕是从消极的方面说,也就是孔子在《卫灵公》篇里回答子贡“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平?”的问题时所说的:“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

总起来说,忠恕之道就是人们常说的将心比己,推己及人。所谓人心都是肉长的,自己想这样,也要想到人家也想这样;自己不想这样,也要想到人家也不想这样。我们今天在中小学生中开展“心中有他人的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推行的忠恕之道。推而广之,所谓“让世界充满爱”,又何尝不是忠恕之道的体现呢’?

------------------

义与利的选择

【原文】

子日:“君子喻①于义,小人喻于利。”

【注释】

①喻:明白,懂得。

【译文】

孔子说:“君子懂得的是义,小人懂得的是利。”

【读解】

这正如“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一样,把“义”与‘喇”作为一对对立的范畴并列起来,让你作二者不可得兼的选择。

你选择‘义”还是“利”呢?

其实,你已没有选择,因为你只能做君子,不能做小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