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四书五经合集(白话注释版) > 分节阅读 45

分节阅读 45(2/2)

目录

【注释】

北辰:北极星共:同“拱”,环抱,环绕。

【译文】

孔子说:“用道德来治理国政,执政者便会像北极星一样,居于一定的位置,别的星辰都环绕着它。”

【读解】

用道德来治理国家政治是德政,与此相反是暴政,比如说,文武之治是德政,桀纣之治是暴政。翻开二十五史,在很大程度上便是德政与暴政的历史,德政流芳千古,暴政遗臭万年,这已是没有什么可以可讨论的了。

可讨论的是德治与法治的问题。

诚如圣人所说,德治是执政者像北极星一样居于中心的地位,而其他所有的人都环绕着他,或者说,像众星拱月一样。这样一来,执政者本身就有了主宰的地位,一朝天子一朝臣,遇到贤明仁君,人民算是运气好,天下大治;可一旦运气不佳,遇到昏乱暴君,人民也就只有遭殃了。说到底,德治从本质上说来蕴含这极大的人治的成分,而与民主政治的法治精神有所龃龉。

而德治正是儒家政治的特色,更进一步说,也正是中国古代政治的特色。

------------------

诗与政治

【原文】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注释】

《诗》三百:《诗》指《诗经》,《诗经》共有诗305篇。这里说“三百”是举其整数。蔽:概括。思无邪:原本是《诗经鲁颂同》中的一句;孔子借来评论整部《诗经》。“思”在《同》篇里本是无义的语首词,但孔子却引用它当“思想”解。

【译文】

孔子说:“《诗经》三百篇,用一句话来概括它,那就是“思想纯正无邪。”

【读解】

孔子此语一出,给诗与政治,乃至整个中国文学与政治订下了千年不解之缘。“文以载道”,“文学为政治服务”成为不容辩驳的信条,由此而主宰着中国诗与文学的命运,形成了中国诗与文学的总体特色--具有极强的政治倾向性。从实际情况来看,《诗经》305篇,哪能篇篇都“思无邪”,完全符合孔圣人或儒教的要求呢?仅仅看它的第一篇“关关唯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就是一首缠绵俳恻的情诗,只不过孔圣人把它作了服务于政治,“可施于仪礼”。

------------------

人生的历程和滋味

【原文】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注释】

有:同“又”,古人在和整数和小一位的数字之间习惯用“有”字,而不用“又”字。“十有五”即“十五”,古人十五岁为入学的年龄。“立”:自立“不惑”:不迷惑“天命”:上天的意志

【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学成自立,但很多事情是到四十岁才明白。五十岁时,我知道万事都有天命,六十岁时,什么话都能够听进去,到了七十岁,就是随心所欲也不会超越法度和规矩了。”

【读解】

与其说“人到七十古来稀”,不如说“人到七十万事休”。表面上看,圣人似乎说人到七十已达到一种自由的境界,但实际上,这种“自由”,这种“从心所欲不逾矩“是以欲望的消退为代价而换来的。也就是说,人到了七十岁,还有什么呢?即使随心所欲,无论如何也不会有什么非分之想,更不要说有什么超越法度和越轨的行动了

------------------

德治与法治

【原文】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注释】

道:通“导”,训导、引导、领导的意思。齐:整治免:避免格:至,来,引申为归服

【译文】

孔子说:“用政令来训导,用刑法来整治,老百姓知道避免犯罪,但并没有自觉的廉耻之心,用道德来引导,用礼教来整治,老百姓就会有自觉的廉耻之心,并且心悦诚服”

【读解】

这里的对话实际上说的是儒家政治与法家政治的区别;儒家政治主张德治,以道德和礼教约束民众;法家政治主张法治,以政令、刑法驱遣民众。德治侧重于心,法治兼用,儒、法并行。如果我们从实际出发,考察历史和现实,显然还是卫文子德主张比较行的通一些。

------------------

养生送死,孝不违礼

【原文】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於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注释】

孟懿子:“鲁国的大夫,下文的孟孙也指他。”樊迟:“孔子的学生,姓樊,名须,字子迟”御:“驾车”。

【译文】

孟懿子问什么是孝。孔子回答说:“不违背。”樊迟为孔子驾车,孔子告诉他说:“孟孙向我问孝,我回答他说“不违背。””樊迟问:“这是什么意思呢?”孔子回答“父母活着的时候,要依照礼节侍奉他们,父母去世,要依照礼节祭祀他们。”

【读解】

“无违”也就是不违背礼节。这种不违背又包含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要虔诚恭敬尽到礼数,不能敷衍塞责:二是要按照既定的礼教,即天子、诸侯、大夫、士、庶人各有差等,不得越。以孟懿子为例,他是鲁国最有势力的三家大夫之一,但有时候不仅用鲁公(诸侯)的礼仪,甚至还有用天子礼仪的时候,这就叫越。孔子因为对他不满,又不好直说得罪他。所以当他来问孝时就只是含含糊糊地用“无违”这两个字来打发他。这也见出圣人微言大义的说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