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56(1/1)
政治主张。
1946年1月,民盟参加了在重庆召开的政治协商会议。在政协会议和国共两党和谈的过程中,该盟奔走于国共两党之间,力促和谈成功。与此同时,参加和支持学生民主运动和广大人民群众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运动。优秀盟员李公朴、闻一多、杜斌丞、杨伯恺、于邦齐等在争取民主自由的斗争中惨遭国民党fǎn • dòng派杀害(见李闻血案)。在反对国民党非法召开“国民大会”的斗争中,民盟与中国共产党行动一致,拒绝出席,并先后把投靠国民党fǎn • dòng派的青年党和民社党清除出民盟。
民盟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部分代表及工作人员合影
1947年10月,国民党政府悍然宣布民盟为“非法团体”,民盟总部被迫解散。该盟地方组织和盟员转入地下斗争;其海外组织积极开展活动,继续与国民党fǎn • dòng派进行斗争。
1948年1月,民盟在香港召开一届三中全会,成立临时总部,公开宣布同中国共产党携手合作,为彻底摧毁国民党fǎn • dòng政府,实现民主、和平、dú • lì、统一的新中国而奋斗。5月,民盟与各民主党派一道,通电响应中国共产党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五一”号召。1949年3月,民盟总部由香港迁到北平。9月,民盟代表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筹建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民盟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以中上层知识分子为主的具有政治联盟特点的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政党,是与中国执政党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一个参政党。民盟历届中央委员会主席为黄炎培、张澜、沈钧儒、杨明轩、史良、胡愈之(代主席)、楚图南。现任主席费孝通,名誉主席楚图南。
(左步青)
中国农工民主党
中国农工民主党
中国民主党派之一。简称农工党。1927年5月,国民党左派领导人邓演达鉴于武汉中央决心背叛革命,为了贯彻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酝酿组织新的政党。1930年8月9日,他在上海主持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干部会议,正式成立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通过了反帝反封建反蒋的纲领《我们的政治主张》,选举了中央干部会,由邓演达任总干事,在华东、华北、华南一些省市开展组织活动和政治活动,准备武装夺取政权。1931年11月底,邓演达被蒋介石派人杀害。为适应“九·一八”以后国内革命形势的发展,该委员会提出了“倒蒋抗日”的行动纲领,先后参加了“一·二八”淞沪抗战、察绥民众抗日同盟军抗战和福建人民政府。
1935年中国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首先响应,于同年11月10日在九龙召开第二次全国干部会议,改党名为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以反蒋联共抗日为总方针,通过了《临时行动纲领》,主张团结全国,对日作战,土地革命,实行民主。推选黄琪翔为总书记。会后同中国共产党密切合作,为推动抗日而努力。
1941年3月,参与发起组织中国民主政团同盟,与盟内的爱国民主力量一起,坚持争取民主宪政、团结抗日的斗争。抗日战争胜利后,积极参加了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内战独裁的爱国民主运动,坚决反对并拒绝参加国民党包办的“国民大会”。
1947年2月3日,在上海召开了第四次全国干部会议,易党名为中国农工民主党,选举章伯钧为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彭zé • mín为中央监察委员会主席。会后,配合解放战争,积极参加爱国民主运动和开展军事活动。1948年5月,响应中国共产党关于召开新的政协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五一”号召。1949年1月,农工民主党领导人和其他党派领导人、无党派人士,联名发表了《我们对时局的意见》,宣布愿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将革命进行到底。随后参加了筹备新政协的工作。同年9月,该党代表出席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参与制定《共同纲领》,选举中央人民政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农工民主党于1949年11月在北京召开了第五次全国干部会议,决定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制定了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路线。其后,成为主要由医药卫生和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界的中、高级知识分子所组成,具有政治联盟的特点,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政党,是与中国执政党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一个参政党。现任中央委员会名誉主席周谷城,中央委员会主席卢嘉锡。
(左步青)
中国农民银行
中国农民银行
民国时期国民政府的四大官僚资本银行之一。其前身是蒋介石于1932年11月为筹集fǎn • gòng军事经费之需要,由豫鄂皖“剿匪”总司令部在汉口所设的农村金融救济处。翌年改组,于4月起改名豫鄂皖赣四省农民银行,资本定额一千万元,用军用票与特税(鸦片税)五百万元为基金开业,郭外峰任总经理。总行设汉口,于南昌、芜湖设分行和办事处。由“剿匪”总司令部通令在四省境内发行一角、二角、三角、五角之流通券,用超经济的强制手段流通。主要业务为农贷、衣仓、抵押土地、农产运销、农村合作社,以高利贷盘剥农民。1934年7月郭外峰病故,徐继庄接任总经理,翌年春以该行业务扩展于全国,陆续设立分行十五处、支行四处,办事处、分理处及农贷所数十处,4月更名中国农民银行,总行由汉口迁至南京。6月,国民政府公布《中国农民银行条例》,经营业务未变。1936年1月增设储蓄部,奉准发行钞票,并积极向川、黔、陕、甘等地发展。翌年3月徐辞职,由叶琢堂继任,孔祥熙任董事长,4月将总行迁沪。各地分支机构增加到八十七处。抗日战争时期,其总行迁渝,1938年资本定额两千万元。1940年由顾翊群接任总经理,并成立信托部,开展有关农业信托业务,曾一度受中央银行委托经营黄金买卖。1942年7月,国民政府实行国家银行专业化后,该行发行业务移交中央银行,并接收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和中央信托局农贷业务,成为当时特许设立的唯一的农业金融机构。1945年该行由孔系转入CC系之手,陈果夫出任董事长,李叔明任总经理。战后迁总行于南京,资本总额增至六千万元,于上海设分行,松江、太仓分设农贷通讯处,全国分行增达二十三处,支行十五处,办事处及分理处两百余处。1949年,各地机构分别为人民政府接管,清理结束。
(熊尚厚)
中国人民解放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
中国共产党缔造和领导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máo • zé • dōng思想为指导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民军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诞生于1927年8月1日。
1927年国民党内以蒋介石、汪精卫为首的两集团先后背叛革命,使国共合作的反帝反封建大革命遭到失败。中国共产党总结历史教训,从失败中认识到武装斗争和组织军队的极端重要性,决定发动武装起义。同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导国民革命军两万余人,在江西南昌举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fǎn • dòng派的第一枪(见南昌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dú • lì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简称“八七”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9月11日,máo • zé • dōng等领导的由农民、工人和革命官兵组成的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在湖南、江西边界地区举行秋收起义。经“三湾改编”后到井冈山地区,创建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máo • zé • dōng为工农革命军规定了打仗、筹款和做群众工作三大任务,制定了“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后发展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及优待俘虏等政策。12月11日,张太雷、叶挺、恽代英、叶剑英、杨殷、周文雍、聂荣臻等领导工人赤卫队和革命官兵举行广州起义。至次年6月,中国共产党还领导了海陆丰、洪湖、黄麻、弋横、湘南、桑植、渭华等地区的近百次起义。以后又领导了平江、左右江和其他起义。1928年4月,máo • zé • dōng率部接应朱德、陈毅带领的南昌起义军余部和湘南起义农军到井冈山会师,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máo • zé • dōng任党代表。同年5月,各地起义建立的武装陆续称为红军。1929年初,红四军进军赣南、闽西,创建新的革命根据地。12月,在福建省上杭县古田,由máo • zé • dōng主持召开中共红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规定了红军的无产阶级性质和基本任务,明确了党对红军的绝对领导和政治工作的地位,解决了如何把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军队建成无产阶级新型人民军队这个至关重要的问题。1930年后,各地红军均改称中国工农红军。到1933年,全国工农红军发展到约三十万人,创建了中央革命根据地和许多块革命根据地(亦称苏区),并多次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会剿”和“围剿”。后来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错误的战略指导,中央红军未能打破国民党军队的第五次“围剿”,于1934年10月被迫实行战略转移,进行长征。湘鄂西、鄂豫皖等地红军主力,也先后被迫撤出革命根据地,进行长征。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红军在党中央和máo • zé • dōng的正确领导下,战胜了国民党数十万军队的追击堵截,三大主力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分别在甘肃省会宁和静宁将台堡地区会师,完成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见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抗日战争爆发后,根据国共两党达成的协议,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于8月25日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后改称第十八集团军,朱德、彭德怀改称正、副总司令),辖——五师、一二○师、一二九师。10月,坚持在南方八省的红军和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叶挺任军长,项英任副军长,辖四个支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抗日游击队、东北抗日联军等抗日武装,先后创建了陕甘宁边区等十八个抗日民主根据地,深入敌后战场,坚持dú • lì自主的游击战争。在八年抗战中,同日伪军作战十二万五千余次,毙伤俘日伪军一百七十一万四千余人,并粉碎了国民党顽固派军队多次fǎn • gòng摩擦,在十九个省、区内形成了拥有一百多万平方公里和一亿二千万人口的解放区,部队发展到一百三十余万人。
抗日战争胜利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fǎn • dòng派为独占胜利果实,蓄谋发动内战。中国共产党竭力争取和平民主,同时调整战略部署,对部队进行整编,编组了野战兵团,并划分了战略区,组建了军区和野战军。全部野战军约六十万人,地方军六十余万人,民兵二百二十余万人。在此期间,各解放区军民对国民党军队的挑衅和进攻进行了坚决自卫还击。6月下旬,蒋介石公开撕毁国共双方签订的停战协定,以重兵进攻中原解放区,接着将战火扩展到其他解放区,挑起全面内战。人民解放军进行自卫反击,解放战争全面展开。此后,各解放区部队陆续改称人民解放军。通过一年的积极防御作战,相继粉碎了国民党军的全面进攻和对陕北、山东的重点进攻。1947年6月底,以主力出击外线,挺进中原为起点,转入全国规模的战略反攻和进攻。1948年9月开始,与国民党军进行战略决战,先后发起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歼灭国民党军队大量精锐部队,解放了东北、华北及长江中下游以北广大地区,人民解放军的总兵力增加到四百万人。为适应战争形势发展的需要,于1948年冬全军统一编制序列和部队番号。1949年春部队整编:西北野战军编为第一野战军,中原野战军编为第二野战军,华东野战军编为第三野战军,东北野战军编为第四野战军。华北军区的三个兵团,连同由东北野战军铁道纵队改编的铁道兵团,直属解放军总部指挥。原有的五个一级军区除中原军区同第四野战军合并成华中军区外,西北、东北、华北、华东军区不变。4月,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23日解放南京,5月17日解放武汉,27日解放上海。随后各野战军分别向东南、中南、西北、西南进军,追剿残存的国民党军。至1950年5月,结束大规模军事行动。在历时四年的解放战争中,共歼灭国民党军八百零七万人,解放了全国大陆(1951年5月和平解放xī • zàng)和大部分岛屿,人民解放军发展到五百三十余万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人民解放军肩负着实现祖国统一,抵制外来侵略,捍卫国家领土主权,维护国家安全,保卫和参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等任务,取得了保卫边防、海防、空防作战的胜利。曾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同时,不断加强自身革命化、现代化和正规化建设,由单一军种逐步发展成为一支由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