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中国百科全书 > 分节阅读 12

分节阅读 12(2/3)

目录

王若虚

王若虚

(1174~1243)金末著名学者。字从之,号慵夫,又号滹南遗老。藁城(今属河北)人。承安二年(1197),登经义进士。任鄜州(今陕西富县)录事,历管城、门山二县令。升为国史院编修官、应奉翰林文字、著作郎等职,参预修《宣宗实录》。曾奉命出使西夏。哀宗正大年间,历任平凉府(今甘肃平凉)判官、左司谏、延州刺史,入为直学士。天兴二年(1233),金军马都元帅崔立以南京开封府(今河南开封)降蒙古军,召他与元好问等撰功德碑。元好问拟就碑文后,他参预了删定。金亡不仕,北归乡里。1243年三月,东游泰山时病逝。

王若虚论文论诗都有独到的见解。他的观点集中反映在其《诗话》、《文辨》著述中。他反对文章一味追求古意,认为“古今互有短长”,“文章求真是而已,须存古意何为哉!”他对文体的看法是“定体则无,大体须有”。他主张著文,“惟史书、实录、制诰、王言、决不可失体”,“其他皆得自由”。他认为诗的创作关键在于皆出于自得,反对“苦无义理,徒费雕镌”之作。他还撰有《五经辨惑》、《论语辨惑》、《孟子辨惑》、《史记辨惑》、《慵夫集》、《诸史辨惑》等多种著述。在《论语辨惑》中,他对宋儒,其中主要是朱熹的解经提出了批评,认为“圣人之言,亦人情而已。而宋儒所解,则揄扬过侈,牵扯过甚,故作高深。”在《史记辨惑》中对司马迁的行处叙事,多有指责。有《滹南遗老集》传世。

(韩志远)

王僧辩

王僧辩

(?~555)南朝梁名将。字君才,本姓乌丸氏。鲜卑族。太原祁县(今属山西)人。梁武帝萧衍天监年间随父神念自北魏降梁,为湘东王萧绎左常侍,后任王府司马,竟陵太守,一直跟随萧绎。太清二年(548),侯景叛梁,次年,萧绎命他率舟师一万援救京师建康,到达时台城已陷。僧辩只身西归江陵,任领军将军,大宝元年(550),为萧绎击败湘州刺史河东王萧誉。二年,侯景发兵号称二十万,沿长江西上,进攻江陵。僧辩为大都督,击退景军,收复郢、江两州,与陈霸先会师湓口(今江西九江)。然后乘胜东下,进军石头城(今江苏南京西)北,大败侯景,收复建康(见侯景之乱)。天正元年(552),梁元帝萧绎即帝位,封为永宁郡王,官侍中、尚书令。承圣三年(554),西魏进攻江陵,僧辩率军西上救援,未至而江陵破,萧绎死。即与陈霸先共迎立萧绎之子萧方智(梁敬帝)即位于建康,任为骠骑将军、中书监。不久,接纳北齐扶植的萧渊明为帝,而陈霸先正想夺取萧梁政权,便从京口起兵偷袭石头城,杀王僧辩,随后消灭其残余势力,不久立陈代梁。

(杨廷福)

王世充

王世充

(?~621)隋末割据者之一。字行满,本姓支,出自西域。其祖支颓耨,徒居新丰(今陕西临潼东北),早亡。其父收,因母改嫁仪同霸城人王粲,故冒姓王。王收曾官至怀、汴二州长史。世充卷发,利口善辩,涉书传,好兵法,且明习法律。隋开皇中,为左翊卫,以军功拜仪同,转兵部员外郎。大业中,累迁江都(今江苏扬州)丞,兼领江都宫监。他窥测隋炀帝杨广颜色,阿谀顺旨,获得炀帝宠信,背地里阴结豪强,收买人心。杨玄感反隋时,朱燮、管崇于江南起兵响应,世充募江都万余人破之。齐郡农民义军孟让率十万众至盱眙(今江苏盱眙东北),世充又设计袭破之。大业十二年(616)迁江都通守,镇压河北格谦余部及南阳卢明月。次年瓦岗军(见隋末农民起义)占领兴洛仓,进逼东都。炀帝命世充为将军,统率诸军十余万屯洛口拒战。十四年,世充领兵数万渡洛,被起义军击败,只剩千余人,走保河阳(今山西沁阳南)。隋越王杨侗召令他还洛,屯含嘉城。炀帝死后,世充与元文都、卢楚等奉杨侗为帝(史称皇泰主),杨侗以世充为吏部尚书,封郑国公。同年七月,世充杀文都、卢楚,专制朝政。时李密虽破宇文化及,还屯金塘(今河南洛阳市北),但兵力损失很大。世充乘机进击,大败之,李密势蹙降唐。世充收集其余众,自为太尉、尚书令。唐武德二年(619)四月,世充废皇泰主,称帝即位,建元开明,国号郑。三年,唐高祖李渊遣秦于李世民攻郑,进逼东都,世充乞援于夏主窦建德。四年五月,李世民败夏军于虎牢(今河南荥阳西北),建德被俘,世充以洛阳降,郑亡。七月,唐徙世充及其家属于蜀,临行,为仇人独孤修德所杀。

(黄惠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