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1/2)
太太很开心,不像在他跟前,再自在,也难免拘束。
里面蔡骏在说:“……家叔父说,军国民教育不是理想社会的教育,在他国已有道消之兆,但在华夏仍有提倡的必要……如今强邻交逼,亟图自卫,而历年丧失之国权,非凭借武力,势难恢复……军人革命以后,难保无军人执政之一时期,非行举国皆兵之制,将使军人社会永为全国中特别之阶级,而无以平均其势力……”
这言论实在大胆。
便是直指大元帅□。
于国于民皆不利。
张槐见上峰皱着眉,随时准备着只要总长一声令下,就对这几人实行秘密监视。
然而久久等不到段伯烽发号施令。
刘崇慧道:“正是。先生高瞻远瞩,却不为当局容忍,只好辞职去了法兰西。如此对待有识之士,这样的政府怎能长久?”
元曾道:“开启民智,是先辈的嘱托,更是我辈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只要我们自己信念不变,何惧华夏无复兴之日。”
青年人的心如此纯真,凤笙心生感慨。
段伯景道:“改革之路艰辛,但即便不是这个十年,总还有下一个,甚至二十年、五十年,不是我们,也有下一辈。蔡先生所言,是真正为华夏百年计。”
蔡骏推了推镜框,问凤笙:“您怎么看?”
凤笙道:“我听你们说。”
蔡骏道:“说两句吧,随便什么都行。”
凤笙笑着摇头。
段伯景警告他:“安静点。这儿只是法租界,不是法兰西。”
蔡骏依旧看着凤笙,红着脸,兴致勃勃的。
仿佛有预料凤笙会说出什么惊人之语。
凤笙汗颜。
贺容清笑着站起来,道:“谁有兴趣跟我过去尝尝葡萄酒?”
贺容清的收藏都是好东西。
便有两个人蹦起来,道“我我”。
蔡骏迟了一秒,凑上去说:“也算我一个。”
贺容清背对着众人,悄悄给凤笙递了个眼色。
凤笙摇头失笑。
段伯景将两人间的交流看在眼里,转开脸。
下一刻他看到大哥让陈三斤恭恭敬敬引了进来。
知道这是早晚的事,并不吃惊。
也做好了吃一顿教训的准备。
倒是凤笙对段伯烽连夜赶来有些吃惊,商量段伯景:“我跟你大哥说会儿话,你先去看看崇慧他们。”
待段伯景离开,见段伯烽久久不说话,又道:“老太太那儿,我已经托二叔去府上报过信了……老太太年纪大了,受不住刺激,家里的事,不能一直叫她挂心……”
“嗯。”段伯烽道。
“您用过晚饭了?”
段伯烽从前话就不多,眼下看起来情绪不高,更加话少得可怜。
凤笙心知两人没话可说,便站起来。
不想段伯烽竟按住她的肩膀:“坐着吧。”顿了顿道,“你比我周到。”
“您公务忙。”凤笙道。
这都是客套话。
段伯烽看着她。
凤笙迎上他的视线,又移开。
段伯烽突然伸手,覆上她的手背。
凤笙吓了一跳。
推开他。
段伯烽抓着她,不容拒绝,感觉太太的手很温热,低声道:“比过去好多了。”
太太是寒凉体质,入了秋手心就会发凉。
“我这是老毛病,没什么。”凤笙坐直了。
推不开他,也不敢把手抽走。
段伯烽把手收回去,道:“他不肯安分,我不堵他的路。随他,也不用管他。吃了亏就知道在家万事好了。”
这话说得明显有点负气。
凤笙道:“好好跟他说,他未必不肯听。”
段伯烽哼了声,不以为然:“不知天高地厚。文人谈什么革命。”
他拥兵自重多年,根本不把几个穷学生的“大放厥词”放在眼里。
凤笙更知道他浸淫官场多年,善于权术,实在不是段伯景几个二十出头的愣头青能比的。
“……青年有梦想,总好过昏沉度日……外头多的是有钱人家后辈抽鸦片、包戏子,小五比他们好了太多……”凤笙道。
段伯烽听得沉默。
想起梦菲的事,不知道太太知道多少。或许一早知道,只是从来没打算问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