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最大顾虑(2/4)
在这种情况之下,是否可以把在西北边陲驻军的夏竦、范仲淹、韩琦等人征调入境,特意来征求包拯的意见。
包拯在一众朝臣们中间,能够谈得来的人少也只有少,彼此之间能够称得上“朋友”的人,更是少得可怜,范仲淹、欧阳修、韩琦、富弼等人,包拯跟他们同朝为官,在作人员则和为官理念却都恨趋同,称得上志同道合,私下交往自然也就过从甚密。
听闻赵祯要把范仲淹、韩琦等人征调回京,包拯暗自在心里头兴奋不已,却在表面上故作镇定,向赵祯提议说,若是官家下定决心想要改革旧制励精图治,范仲淹和韩琦不可或缺,能够留在京城做官,绝对可以成为官家的左膀右臂。
听完包拯的这个回答,让赵祯感到甚为满意,当即就决定,明日一早就在朝堂上,跟一众朝臣们商议此事。
毕竟,西北边境暂时虽然无战事,此前,创建西夏的李元昊多次在议和事宜上的态度上反复无常,一旦把范仲淹和韩琦等人征调回京,一旦西北处了战事,恐怕将陷入一个无人可用的危险境地。
等到包拯回到家以后,又从他的妻子董氏口中得知,想要为他们待字闺中的大女儿包倩倩说一门亲事,而董氏有意让刚上任街道司司丞不足十日的王浩,成为他们包家的乘龙快婿。
尽管包拯是一个读书人,却并不迂腐和守旧,在儿女们婚嫁方面,他并急于让儿女们尽快成家,而是希望他们可以找到自己喜爱之人结为夫妻,携手相伴余生。
就拿包拯的大女儿包倩倩来说,今年已经17岁,在寻常人家,要么已经订下了婚事,要么已经嫁为人妇,要么已经生儿育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