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17(2/3)
我夸张的一拍桌子说:“怎么会有这样的事情?不可能?领导干部特别是省部级领导干部到六十岁才是最佳年龄,工作经验和工作能力都是处在巅峰状态上,怎么能就这样一刀切呢?可且苏书记您在这方面可以说是典犯,换了别的同志来掌这个舵,能不能掌得好,而且换了一个同志来掌舵,他还会不会照着我们现在既定的航线继续航行下去呢?这是一个大问题。
他说:“这也是我所担心的事情,现在有很多的同志都喜欢为了突出自己而完全颠覆前任领导所做出的所有成绩,这种标新立异的行为我是非常不赞成的。”
我说:“我跟您搭班子已经习惯了,要是换了一个新的书记在工作配合上面可能会不太适应。”
又带着感情说:“说一句不该说的话,没有您在背后的支持我不可能在西海省站住脚,我肯定是要让张强他们给赶下台了。”
他挥了挥手说:“不说这些了,中组部问我对新书记有什么想法,我个人表态说为了工作的连贯性我向中组部推荐了你。”
我说:“苏书记,真得非常感激您,能够推荐我,但是我个人还是听取组织上的安排,如果组织上让我上我就上,如果组织上另择贤能的我也会努力的维护我们现在工作的连贯性,不会让新人来打破我们的已有的一些工作上的大格局。”
他听完后摇摇头,说:“不说了,不说了。”
说完我仔细的发现,也是第一次发现他这样的人也有真情流露的时候,看来对于一个在官场里面摸爬滚打的人也只有在退居二线的时候才能真正找回自己。
一切都按照即定的定排在有条不稳的进行着,我顺利的通过了组织上的审查和人大的选举,一切都以可喻料的步骤在发展着。
可是一个电话打破了这种难得的平静,红机子打了电话来,让我今天晚上七点之前务必赶到中南海西花厅。
晚六时四十五分我乘坐的那辆黑色老版奥迪较车此时准备时的从中南海西南大门驶进停靠在西花厅正门口。
我下车步行,映入眼帘的整个建筑造型庄重厉穆,形式朴实典雅,既有传统的民族风格,又有现代建筑特色,建筑的每个部分寓意深蕴,体现着设计者匠心独运,
是一座展现一代伟人风采的巍巍丰碑。
他就像是钢针一样穿通了我的胸膛,深深的剌进了我的心脏并用力把他搅醉,我的心现在仿佛空落落的,我曾经引以为豪的地位权力在这一切面前那是多么的可笑,我现在是什么,我现在不过是一颗棋子!
当我的车驶出中南海,沿着那条威严肃穆但因为年代太久远而经常需要修缮上色的红墙平稳地往南行驶,出府右街街口,从*中央宣传部的那幢古色古香的办公大楼一侧往东拐,便驶进了天安门广场。
我轻轻的对司机说:“慢一点,转一转,看一看这里。”
司机会意似的点点头,便从容减速,拐弯,离开了去机的高速公路,向着广场一侧的大马路缓慢行驶过去。
这是我的一个习惯:“每一次进京开完会,办完事,临直的时候,总是要让自己的座车绕着天安门广场走上那么几圈,我总想着什么时候我的坐车能天天从这里开过,开过的时候也能像首长们一样警车开道。对于我的这个习惯很多人都说这是一种变相的“朝拜”,对于这样的说法我本人并不忌讳什么。
那是我被正式任命为东海省的省政法委书记以后,第一次赴京参加中央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管理的工作会议。
由于当时时间紧迫,我刚刚被任命,时间还不到3天------这是一个怎样的三天,连我自己都说不清楚:“工作交接,听取各种汇报,参加各式各样的会议,各种各样的人来敲门汇报工作。各种内部情况的了解,请示报告一摞一摞的堆放在办公桌上。都是最紧急的、最重要的、最刻不容缓的……都是最需要我知道的,知道后的处理、圈阅和批示工作------这些工作让我变得焦头烂额,虽然之前我已经接任政法委副书记一年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