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蜀地——川戏(2/4)
没错,这个地方因芙蓉花而得名,韩愈赋有诗一首:
新开寒露丛,远比水间红。
艳色宁相妒,嘉名偶自同。
这里有一个地方叫宽窄巷子,它由宽巷子,窄巷子和井巷子组成。
宽巷子窄,窄巷子宽,井巷子新!
它是清代街区记录了芙蓉城的沧桑历史,其建筑风格兼具川西民居与北方四合院的特点。
它“鱼脊骨”形的道路格局,便于居民自发式能管理,奠定了芙蓉城居民安静、悠闲的生活基调。
这里有48座四合院,建于清末民初时期,可以看到它的灰砖黛瓦,门墩、拴马石、窗扇、雀替垂花柱等,从细节上再现了芙蓉城人的生活韵味。
除了这些,还有它的民俗文化。
路术给路铮讲过,解放前,芙蓉城有六大经典民俗:逛鱼市、修竹器、补凉席、修水桶、打草鞋、代客冒饭。
逛鱼市:芙蓉城曾经被称为“东方水城”,据《通览》记载,清末时,全城有塘20余处,所以老芙蓉城人不愁没有鱼吃。
野生泥鳅、黄鳝之类绝不像今天这么贵重,一般人都吃得起。特别是鲤鱼鲫鱼甚多,丝毫不稀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