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小说 > [红楼]官高爵显 > 73.红历十一年 青梅,暴富,大赦

73.红历十一年 青梅,暴富,大赦(1/2)

目录

贾家调动了全部力量寻人,把偌大京畿“篦”了一遍又一遍。

两日之后,黛玉的踪迹终于被锁定。

拐带她的“施掌柜”连同整个商队,包括王嬷嬷在内,全都被押回京兆府衙受审。

这“施掌柜”既有靠山,身上又捐了“监生”功名,见官不跪,怡然自得,毫无畏惧之色。

他矢口否认自己“拐带女尼”,还拿出一张黛玉亲笔书写的文契,写明这趟出行是“搭乘”,资费二十两,预付十两,尾款到付——

“府尹大人明鉴,学生沿途对‘了凡师姑’以礼相待,毫无唐突冒犯,原本是不肯携她南行的,奈何她的ru娘乃学生故人,一再相托,碍不过情面才允了,偏又闹出这场官司,学生也是冤枉得很,求府尹大人做主。”

王嬷嬷的说辞与他一般无二。

京兆府尹吴玠思忖片刻,传唤雪雁到场对质。

雪雁的说法,与施掌柜和王嬷嬷不同。

她咬定这是一场处心积虑的“拐骗”,指责王嬷嬷年老昏聩,思乡又思春,与年少时的相好施掌柜暗通款曲,联手算计主家小姐。

施掌柜对自己与王嬷嬷的“交情”坦然承认,但不承认算计了黛玉——

“施某一介商贾,与了凡小师太无冤无仇,何苦要算计她?她虽已出家,毕竟是探花郎的掌珠,又是荣国府老封君的嫡亲外孙女,借施某十个胆子,也不敢起歹心,施某在南归途中发现有人寻她,主动问她要不要返京,她执意不肯,催促南行……府尹大人若不信,可当面问她。”

吴玠端坐公堂,一言不发。

他是能在京畿之地坐稳父母官的人,才识、靠山、双商都在线,此刻却叹服眼前的这个小商人够奸猾,能把坏事做得滴水不漏,一点错处都抓不着他的。

“施掌柜”并非是被官差抓住押回京城的,是他自己主动找官差“求救”的。

那官差也是个妙人,居然绕过贾家,直接把涉案双方全部送进京兆府衙,包括“了凡”,此刻她人就在官邸里。

官家小姐不便上堂受审,必须得问话时,一般也是让婆子居中传话。

黛玉既没有被贾家的人当面提点过,又不晓得此事关窍,问她什么就回什么,每一桩事都与施掌柜的说辞相吻合。

吴玠无奈,暂且把施掌柜扣在衙门里,坐等贾家的人过来交涉。

……

这一场官司都审完了,贾家还蒙在鼓里。

来荣国府报信的衙役拿足了红包,把公堂上的事一一告知。

贾政捋须不语装淡定。

贾寰已经get到了全过程。

施掌柜“求救”的官差,百分百是黑手派去接应他的同伙,见事不可为,就撇清干系返回京中。

黛玉是“官家小姐”,她要返回扬州,必须是心甘情愿自己主动回去的,不能是别人绑架裹挟回去的。

她“南归”这件事,只能玩阳谋。

施掌柜的面目必须伟光正,才能坐实是黛玉主动逃离牟尼庵,主动弃了“了凡”这个护身符。

“拐黛”的过程,要尽可能地没有瑕疵。

但施掌柜出师不利,人还没出牟尼院呢,就被“猎物”的丫鬟用绢帕泄密。

虽然雪雁被王嬷嬷盯着,只来得及躲在佛龛后用指头蘸着香灰写下“施记云绸”四个字,却让施掌柜的图谋早早曝光了。

这支商队才刚一出京,就要面对铺天盖地的围堵。

雪雁从商队里逃走之后,事情就愈发失控。

贾家报了官,又有雪雁这个证人,施掌柜若不早早撇清自己,怕是要“暴毙”。

与其沦为弃子,不如主动回头。

风头浪尖上,一时半会没谁敢对他不利,他暂时可以苟住性命。

至于他为何要“拐黛”,那是另外一个秘密,贾寰暂且无从得知。

荣国府这边,贾赦狂妄自负,贾政颟顸无能,虽然能猜到其中有蹊跷,但想不出应对的办法。

单单一个怎么处置“施掌柜”,就难住了贾政。

这是他不擅长的“俗务”。

若是贾琏在家,他还能派贾琏出面去京兆府衙交涉。

现在贾琏去了扬州,他手头就无人可用,总不能派赖大、赖二这种豪奴去吧?

再豪也是奴,身份不对等。

荣国府坐失良机。

施掌柜平安脱身。

他离开京兆府尹的时候,还拦住黛玉的马车,要她“开恩”放奶娘王嬷嬷南归——

“施某愿出三百两身价银为她赎身。”

黛玉红肿着眼睛不知所措。

雪雁已经气得骂了起来,甚么“不知廉耻”、“□□狗盗”,文绉绉毫无杀伤力。

施掌柜置若罔闻,把赎身银从“三百两”抬到了“三千两”,拱手恳求林黛玉看在王嬷嬷“奶”了她一场的情面上,开恩放她归乡。

贾寰骑马跟在黛玉的马车旁,一时间也拿不准这施掌柜是“真情”呢,还是戏精。

即便是真情,贾家也没义务成人之美。

王嬷嬷为一己之私,惹出天大乱子,不死也得扒层皮,还想跟昔日情郎双宿双飞?

梦里呢!

贾寰挥起鞭子,抽在黛玉那辆车的马臀上,看着车子隆隆远去,转头奚落施掌柜——

“你这么舍不得她,就不该为了自保掉头回京,她回京后会遭遇什么,你事先会猜不到?”

施掌柜五旬上下的年纪,眉眼细长,面皮白皙,颌下几缕短须,神态间有商贾身上常见的和气亲善,此刻听了贾寰的话,整个人一僵,抬眼瞪着他。

贾寰神态坦然——

“施掌柜有心思惦记‘青梅’,不如先想想你自己的下场吧,你背后的主子会怎么罚你?还是干脆就弄死了你?”

说罢,无视施掌柜冷厉的脸色,拽了拽手中的缰绳,催马追上黛玉。

此时的林黛玉,并不能返回荣国府,依旧要回牟尼院,还要接受住持兼师父静慈师太的惩戒——

打二十手板,罚跪经十日,抄经文百篇。

从前她在牟尼庵中只是不自由,现在却俨然囚犯,时时刻刻都有老尼盯着她。

看在贾家塞的银子够多的份上,老尼们没有冷言冷语,眼神却十分不屑。

林黛玉提前感受到了什么叫“风刀霜剑严相逼”。

贾母顾忌外孙女的心情,派了心腹婆子轮番过来给她“讲道理”,指出她擅自南归会导致的后果,让她安心呆在牟尼院中做“了凡”,外面的事情全部交给外祖家处置。

这种车轱辘话,不用别人多说,林黛玉自己就能说出一箩筐。

“道理”她全都懂,但人不只是靠道理活着,懂得再多的道理,也不一定能过好日子。

她冒险南归,王嬷嬷的诱骗都是其次,最主要的是她自己惦念父亲,自己想要回扬州。

这个心结太难解开。

贾寰又不能天天来劝她,只能托付妙玉每日过来开解。

雪雁依旧留在黛玉身边伺候。

王嬷嬷被押回贾府看管。

一个年过五旬的老嬷嬷,审来审去也就那么点风月事,真正的秘密施掌柜都未必知晓,何况她这个工具人?

接下来怎么发落她,成了难题。

凤姐提议把人送去京郊的庄子上,让庄头帮着看管。

贾寰轻笑提醒——

“二嫂子忘了孙奎之事吗?就咱们贾家那几个庄子,个个都漏得像筛子,王嬷嬷去了那里,死了、病了、逃了,不定又有什么祸事等着贾家。”

凤姐不服:“她一个奴才秧子——”

“她不是咱们贾家的奴才,她是林家的奴才,她上过京兆府衙,京中有人盯着她,巴不得能在她身上做点文章,敌暗我明,那些庄头十个蠢九个贪,天知道他们会闹出什么麻烦。”

凤姐说不过他,摆烂说那就把人继续留在府中吧。

贾寰无语:“二嫂子不会以为咱们府中就铁板一块吧?”

王嬷嬷在庄子上出事,贾家还有甩锅的余地。

若是在府内闹出事,麻烦更大。

……

“恋爱脑”可怕。

“恋爱脑”长在一个五旬婆子身上,更可怕。

王嬷嬷“南归”未遂,“情郎”想帮她赎身也未遂,人已经灰了心,终日如一截死木头般呆坐着,贾家又不好让她就这么死了,天天还要派人照料她。

守夜的婆子一个不谨慎,差点被她用油灯纵火!

这么一块烫手的山芋,贾寰的建议是“扔出去”——

“既然施掌柜肯出三千两银子赎人,咱们贾家……了凡小师太佛心仁善,不计前嫌,愿意把人转卖给他,一手交钱,一手交人。”

这番话出口,整个荣庆堂都惊呆了。

凤姐、贾母、三春、邢王二夫人,荣庆堂上大小丫鬟连同一群心腹婆子,全都看怪物一样看着贾寰。

贾寰不满:“你们这般看着我作甚?三千两对林姑娘是个大数目,对姑苏林家也是个大数目,林家已经精穷了的,卖一个思春的老嬷嬷就能入账三千两,岂能错过?”

把寻死觅活的王嬷嬷卖给她的“情郎”,一对“有情人”终成眷属。

黛玉得了三千两。

贾家扔了烫手山芋。

三赢!

“羊毛出在猪身上,驴买单”的好事,必须要有一个托底的冤大头。

这施掌柜虽然是出银子的人,却未必就是那头冤种·驴。

敌方阵营的糊涂账,贾寰看戏还来不及。

这王嬷嬷回到她心心念念的“竹马”身边,日子绝不会像她以为的那么好过,必会成为对方手中的烫手山芋。

贾家只要盯紧了这个王嬷嬷,多多少少都能发现一些线索。

贾寰把自己的小算盘说给贾政听。

贾政叹息“非君子所为”,叹完了却让贾寰马上去操办。

贾寰让王嬷嬷亲笔写了一封“求赎信”,派人送给施掌柜。

施掌柜当即派人来跟贾寰交涉,约定了交款赎人的日期、地点——

三日后,牟尼院山门外。

一方交人,一方交钱,当众交割得明明白白。

“了凡”入袋三千两雪花银。

一笔不小的数目。

原著中凤姐给贾环成亲的预算,也就三千两。①

雪雁全程围观,目送王嬷嬷随着施掌柜远去,纳闷地问贾寰——

“世上真有这么痴情的男人?”

贾寰轻笑:“世上的男人那么多,总有几个痴心的,咱们也不好说施掌柜就一定藏了奸,纵然他是真心的,王嬷嬷跟了他也没好日子过的,且等着看热闹吧。”

贾寰把“交割”地点选在牟尼院,一则方便林黛玉收钱,二则要借庵堂香众的口宣扬此事。

以牟尼院的人流量和话题度,最多三日,此事就能传遍京城。

三千两雪花银,慢说买一个王嬷嬷,就是买顶尖的扬州瘦马,也能买好几个了。

施掌柜身为商贾,闷声发财的人,主打一个低调。

忽然出了这么大一个风头,同行侧目,京城是待不住了。

他趁着年关,火速处置了各处产业,待开春破冰之后,就立刻带着家小回南。

施掌柜“拐黛”失败,一大半败在雪雁身上。

他没料到雪雁一个娇滴滴的小丫鬟,心眼那么多,胆子那么大,敢孤身逃出商队跑回京城报信。

贾寰也替雪雁后怕。

当时商队已经出京两百里,全靠她两只脚往回走的话,怕是还没走到城门,脚先走烂了。

雪雁一则有“尼姑”身份遮掩,沿途跟人化缘,靠着佛祖的面子,不花钱解决了食宿。

二来她运气不错,遇到了一支来京中勋贵人家“缴租”的车队,跟庄头攀上了交情,蹭人家的马车赶了上百里路,然后就遇到了贾家派去搜寻林黛玉的队伍,顺利会合。

林黛玉能平安脱身,天大的运气,可一不可再。

牟尼院那边,静慈师太加大了对她的“监管”力度,

贾母也是如此,把她身边那个叫“鹦哥”的大丫鬟派到了庵中陪伴黛玉。

黛玉为她改名“紫鹃”,主仆相处融洽,与雪雁反而日渐疏远了。

雪雁委屈。

她虽然在“拐黛”事件中立了功,却“背叛”了黛玉,令林黛玉心生嫌隙。

贾寰悄悄安抚雪雁——

“你跟着你们小姐读了那么多的书,那史书上历代的忠臣良将,有几个是得皇帝欢心的?自己问心无愧就好了,林姑娘也是一时糊涂,才厌恨了你,早晚会明白过来的。”

雪雁破涕而笑——

“三爷可真会哄人,那些史书上的昏聩皇帝,都是在国破家亡的时候才会醒悟‘忠良’的好,果真如此,我希望小姐永远不知道我的好……”

“……”

说笑了几句,雪雁又问起林如海的病——

“我们老爷——”

“已经殁了,在敬太爷的寿诞之前,九月初三那日就殁了。”

雪雁惊呆。

果真如此的话,那诓骗黛玉“南归”的人,摆明不安好心。

林黛玉即便能顺利回到扬州,她也见不到活着的父亲!

人她见不着,却也走不了,成了皇帝掣肘“四王八公”勋贵阵营的人质。

林如海此时若是没死,看到女儿千里迢迢入彀,才真要死不瞑目了。

他从扬州写给贾家的信上,说自己“病势沉重”,一日里要昏睡大半日,政务全靠幕僚操持,已经跟皇帝上了几道辞官折子,皇帝不允,他半死不活地做着“鹾政”,怕是要被拖死在任上……

贾母收到信件时有延迟,以为女婿尚在人世,实已天人永隔。

贾寰也因为此事,对狗皇帝半分好感都无。

臣子重病,循例辞官归乡,养病也好,归葬也罢,都是人之常情。

泰和帝不顾林如海沉疴缠身,牢牢把人钉在扬州任上做靶子,用来钳制贾家和京中勋贵势力,阴损无情至极!

可怜林如海一生勤谨,一甲探花,出仕二十年,赔光了家产不算,还要搭进去性命!

有他这个反面教材,那贾敬中了进士后原地躺平,看似颓废,实则明智,起码得了十几年安生日子嘛!

后世富二代最大的败家是“创业”,中产二代最狠的“啃老”,是京沪奋斗,躺平反而皆大欢喜。

这个奇葩规则同样适用于红楼。

贾家最终被抄家,就是因为不肯躺平,可着劲地瞎折腾——

大房贾赦心里没数,勾连外官,“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杠”。

二房贾政同样心里没数。

他身为“勋贵”已经够扎眼,还要再叠加“外戚”buff,还要儿孙“弃武从文”……既要又要还要,问题是“油”和“水”能在一口锅里煮吗?

拧巴的路子注定走窄!

贾寰穿书之后,看着乌泱泱一群猪队友,恨不得也效仿贾探春“换家人”。

可惜他是个男人——

好处是“可以出得去”,立一番自己的事业,不像探春是个“女孩儿家,一句多话也没有她乱说的”,困在后宅和嫡母手中艰难苟且。

坏处就是跟家族深度绑定了。

宗法“株连”制度下,他再怎么撇清都没用,还要困于“嫡庶”尊卑制度,被嫡母和外家磋磨打压。

不能独善其身。

不能嫁人远遁。

连跑出去当“赘婿”的自由都没有!

非要摆脱这些,唯有“出家”一条路。

贾寰怀疑,贾敬当初弃了爵位不继承,跑到城外“修道”,会不会就是被一群猪队友吓住了,一走了之?

“责任”这个东西,谁扛谁累。

力有不逮,趁早撒手也没错。

贾敬的“独善其身”没有伤害任何人。

他儿子贾珍袭爵的时候,已经娶妻生子成年人了。

珍大爷如果选择像他爹一样“躺平”,别扒灰,别聚麀,别勾连贾雨村“做些没王法的事”,宁国府也不会大祸临头。

贾寰穿入红楼,知道最终剧情,明白自己连“躺平”的资格都没有了,只能“疯批”。

反正最坏也不过是“抄家”,白茫茫写好的be结局,唯有“疯批”才有一线生机。

万一赢了呢?

贾寰想透了这一层,再看贾赦、贾政、凤姐、琏二这些人作死,也能心平气和了——

他们也是“疯批”的一环啊。

猪队友也是“队友”啊,关键时刻能挡刀,能横扫,利用好了也是一张底牌。

……

又是一年,除夕祭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