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那年十八 第125章:人家可以搞,咱们也能搞啊(2/4)
这四个字很好理解,简单来讲就是将用户当做小孩,不需要他用脑,甚至都不用新手指引,打开就能用,就会用,越简单就越好。
当然,想搞成某音,多少要沾些音乐属性的,那就要就去跟人家谈版权。
这一点,自然就得靠路星泽下面的人去谈了。
幸好,路星泽下面专门成立了一个市场部,就是负责解决这些事件的。
音乐版权这个东西价格浮动很大,可能几百块就能买上一首歌的使用权,也可能一首歌就价值几十万,所以如果商业化使用的话,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除此之外,便是跟传媒公司进行合作,签署协议,根据播放量、使用程度进行商业分成。
路星泽还是非常尊重版权意识的,这一点肯定是要下功夫的。
但那是在成本可控的情况下,如果在音乐版权上需要花费极大的成本,那路星泽不介意花钱找学校音乐社的学长学姐们,把他们签到公司下面,批量化给公司生产伴奏。
没错,某音上许多音乐甚至连歌都算不上,只是一个片段的节选,甚至说就是一个旋律伴奏。
这些伴奏非常抓耳,能在最短的时间里让人上头,尤其是那种擦边美女的,随着伴奏一块扭腰甩胯,让屏幕前的大老爷们看得是心思荡漾。
当然,有刺激的,自然也要有伤感的,比如那种一开口就能让人感到悲伤的“拼命的活着”,虽然是刻意营造,那耐不住人家的确有用啊!
所以,路星泽想了想,还是决定两手抓。
找传媒公司合作是一条出路,自己签音乐人批量生产伴奏也是一个出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