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一场世纪争辩(2/4)
“可最终都没有成功。”
“因为丝绸之路不仅荒凉,也太过遥远,为做这趟买卖,有命去可是没命回。”
“君主士族们,最终还是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百姓身上,去克扣那可怜的田亩赋税。”
“而现在大明帝国拥有先进的造船技术,航海技术在实践中也会得到提高,有指南针、火药和将军炮,为什么不从东南方位出海搞殖民,开辟新的帝国领地呢?”
这些话发自肺腑,音调虽不高,却能触及到每个人的灵魂。
朱棣不是昏庸暴淫无道之君。
他皱了皱眉,还是默记了这些观点,开始认真琢磨。
想要赶超盛唐李世明的盖世功业,只有扩大帝国财富。
所谓‘开源节流’,开源是最为重要的。
朱棣心里面想要做的事实在太多,需要的财富也太多。
别的不说,光是道衍提出的‘柔性削藩’这一项,每年要拿出不知多少钱粮,来‘富养’这些皇家宗族成员。
除了藩王,还有那些世袭勋贵们。
剥夺了他们兵权之后,就得拿钱‘圈养’。
只有这样,帝国才会太平。
赶超盛唐,胜过李二。
这八个字一直埋在朱棣的心坎里,是他的终极目标。
这种感觉让他久违的热血,又开始沸腾起来。
徐钦这小子说得没错。
可想要达到‘赶超盛唐’的丰功伟绩,靠李世民那样慢慢地休养生息,或者压榨百姓穷兵黩武,肯定不行。
再去压榨那些饱经战乱的百姓,这跟历史上那些昏庸暴君有什么区别。
光扣田赋能扣出多少银子?
百姓穷疯了就逼他们起来造反?
朱棣当然清楚丝绸之路的意义。
可自唐朝以后,这条穿越西域丝绸之路,早就落寞不堪,一路上除了风沙干燥,还有大量的马匪。
北元残余成立的瓦刺汗国,占据着丝绸之路。
海通贸易也的确成为未来巨量财富的唯一途径。
所以,他才要解除海禁,开放东南港口,鼓励进出口贸易。
可自己从来就没有想过,要建造宝船兵舰去海外称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