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修真小说 > 垂帘听政?开局就杀太后! > 第八十四章尝尝天家的血是什么滋味

第八十四章尝尝天家的血是什么滋味(1/2)

目录

硕王府,

大厅内,

“银子都筹备得如何了?”

硕亲王坐在主位上正端着一杯茶水,一边品茶一边开口询问着,身前十来位掌柜恭恭敬敬的跪在地上听候着。

这些人都是替王府操持着各类行当生意的掌柜,毕竟王府里还有几十张嘴需要养活,加上这些皇亲国戚的生活本就奢糜,单单靠朝廷那点银子自然是供养不起的。

“回禀王爷,小的名下十七家青楼,今年所有账目上的银子都已经抽出来了,莫约有十三万两银子。”

话音落下,一名财权最重的掌柜率先出声道,王府这些产业自然是不可能直接挂在王爷名下的,都是挑出心腹打理。

当然了上京城中能把皮肉生意当成主业发展的也只有眼前这位硕亲王了,谁都晓得青楼是个消金窟,可也要一些基本脸面,不管是明面还是背地里都不愿沾染这些生意。

“回禀王爷,小的名下十三家酒楼所有账目的银子也都划到府上来了。”

“回禀王爷……”

十几位掌柜的细细禀告着,王府管家接过各家递来的账本敲打着算盘核对着。

“都算清楚了没?”

硕亲王听完之后沉声问道。

“回禀王爷,各家归拢的现银,加上府里的余银,算在一起,咱们现在手头里能够动用的银子算在一起拢共有三十二万两。”

那管家起身禀报道,王爷虽然清贵无比,可上京城中却没丁点实权,自然没法子和那些胆大包天的尚书相比。

“若是按照近些年朝廷战事失利的惯例来说,京畿之地短期的粮价莫约能涨个三至五成左右……”

“若是咱们操作得当,全部都能在粮价最高的时候抛售出去的话,最多的话,能挣钱个十六万两银子。”

一旁的管家对照着上京城这些年粮价变动的数额和收拢起来银子的账目,打着算盘清算着。

“十六万两银子吗?”

硕亲王抿了一口茶后继续道:“还是少了点,本王还琢磨着,把现在这王府翻修,扩建一下。”

“毕竟本王还得趁着如今年岁不大,多纳几房小妾,给咱们老朱家开枝散叶,可王府太小了,如今倒是有些拥挤。”

硕亲王随即又摇了摇头道:“说起来,这朝廷也忒小气了些,每年拨的银子太少了些,不然本王也不至于还要绞尽脑汁的捞银子。”

依照大离朝的规矩非同姓不封王,诸王虽然分封各地,拥有爵位,但除了藩府之外,不领有封地和臣民,皆由朝廷颁给“宗禄”。

除极少数负责防边掌握实权的王爷外,其余诸王只能掌握少数的护卫军,对封地内的事情更是插不上手。

因为在大离的开国皇帝看来,分封皇室子孙虽然能够,控驭各地,防止外姓臣僚跋扈,可也只需要少数有本事的子嗣,便足以外卫边陲,内资夹辅,使朱家的王朝固若金汤。

至于那些不成器的子孙,随便找一块地封给他们,也够意思了,所以大多在就藩的亲王日子并不好过,随着,王朝延续,好地方也被分完了,余下一些鸟不拉屎的地儿,就更没人愿意去。

所以硕亲王和余下一些亲王,郡王,这才死皮赖脸的留在上京城中,腆着脸,凭借着皇亲国戚的名头,也是抢占了不少生意。

“回禀王爷,这也是没法子的事,毕竟京畿之地人口稠密,各地的粮食储备也是不少,单单是上京城一百二十八坊市中的粮铺加在一起便有八百余间,”

“咱们这点银子投进去实在是掀不起太大的水花,对粮价上涨的影响,也起不到什么作用。”

那管家也是无奈道。

“本王也是知道这回事,早在陛下筹银子当天,退朝之后本王就和诸位兄弟谈过,想让他们出点银子,多凑点银子,方便抬高粮价,可,他们说什么也不愿意挣这笔银子……”

“今日本王也是早早的下了请帖,可眼瞅着这都午后了,他们硬是一个人也没来,不是说患病,就是忙着生孩子……”

“越说本王便越是来气……”

“平日里也是抠搜得紧,前些日子捐银也没比本王多出几千两,可偏偏,这般发财的好事,本王惦记着都是一家人,又是长兄,想要带着他们发财,他们倒好,一个个把头缩得跟个鹌鹑一样……”

“王爷,府外有人求见。”

“说是有买卖要和王爷商谈。”

就在硕亲王气急败坏,快要破口大骂的时候,有门房小跑过来禀报道。

“谈生意?”

“哼?”

“什么猫猫狗狗都配与本王谈生意?”

“不见,不见!”

硕亲王极为不耐烦的摆了摆手道。

“王爷,听他们自己说,”

“好像是什么四大商帮的人。”

那门房见状解释出声道。

“噗……”

“四大商帮?

闻声,

硕亲王一口茶水猛然喷出。那日在朝堂之上听听真真切切,就是他们几家吃下了北伐的粮草,其中财力之雄厚远远不是自己几十万两银子的现银可以与之相比的。

“他娘的,这是财神爷上门了!”

“快,快,快!”

“吩咐下去,即刻在大厅设宴,”

“本王定要好生款待款待他们!”

硕亲王说罢放下茶杯,竟是全然不顾自己的身份屁颠屁颠的亲自迎了出去,眨眼的功夫就消失在众人眼中,也不知,那圆滚滚的身材,为何能如此敏捷。

大厅之中,

那几名四大商帮的话事人也是诚惶诚恐,方才在骆府吃了瓜落不说,赶着去拜访了其他几位王爷也是吃了闭门羹,就在心怀忐忑的时候,没想到这人亲自迎了出来。

“如此说来,”

“诸位是要与本王合作?”

“一同做空上京的粮市?”

硕亲王听完几人的话抚摸着下颌的胡须沉吟道,眼珠子也是滴溜滴溜的转着,并没有直接应下。

“确实如王爷所言。”

“本王之前想的法子,倒是小打小闹了,可,有一点好,就算是出了些乱子,被人查了出来,陛下顶天了责骂本王几句……”

“若是当真与你们合作,冒天下之大不韪,怕是得担上天大的干系,若是陛下晓得了恐怕本王这边也不好交代……”

硕亲王望着其貌不扬的几位话事人也是暗自心惊不已,自然也明白其中暗藏的风险,此刻哪里还有之前的市侩,眼中全是凝重。

“若是王爷答应,”

“我等愿意让出三成利来!”

领头那商贾直接出声道,显然来之前也是主家商讨过,做好了大出血的准备。

“三成?”

“王爷无需出本钱,也可以派人查账,等到事成之后,该是王爷的三成银子,一分都不会少。”

领头那商贾继续道。

“若是事成,用不了几日的光景,我等便能将京畿之地的粮价抬上数倍有余!”

“到时候交与王爷的银子能以百万计!”

那商贾继续道。

“以百万计?”

硕亲王闻声迟疑道,面色也是极为纠结,内心更是天人交战不止。

“呼……”

“还是免了吧。”

“这笔银子实在是太过烫手了些……”

再三犹豫之后硕亲王还是摇了摇头。

“王爷,三成不行的话……”

“那么五成呢?”

领头那掌柜和余下三人对视一眼后,咬牙开口道。

“我等出资,王爷出面。”

“挣来百姓的银子我等五五分润。”

“若是王爷您觉得还是不够安稳,那么粮价每上涨一分,我们便先行将要赚到的银子预付给您……”

“不知王爷意下如何?”

“五成?”

“预付?”

硕亲王闻声也是怔住了,要知道若是此事能成,自己这辈子都可以躺在金山上睡觉了,至于修缮王府?

还修缮个锤子,

直接重新盖座新的自己住,

旧的这座王府拿来拆着玩,

“可……”

“本王也只能应付陛下那边,”

“余下的关节……”

说至此处时硕亲王明显已经心动了。

“还请王爷放心,余下打点各个关节的银子,我等单独拿出交与王爷,想来依照王爷的名头顶在上边,他们没了顾虑,也是会收下的。”

领头那掌柜的倒也干脆,直接当场从掏出一大叠银票递了过去道:“这笔银子,且当王爷跑腿的茶水钱,余下的银子……”

“这……”

“这怎么好意思?”

硕亲王望着桌上那厚厚一叠的万两银票看得眼睛都直了,仔细打量一番全是汇通商行的银票,且都是当日就能换出的活期银票,换句话来说便是,只要自己想,还不用等以后,当天就能躺在银子堆成的大床上睡觉。

“王爷,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想必这笔银子,那点风险不足为虑!”

那商贾继续道,

“也是这道理……”

硕亲王不着痕迹的将那一沓银票收入坏中,感受着其中的分量狠心道:

“若是陛下怪罪下来,大不了本王去宗祠里跪上一日便是了。”

“说破了大天,也不过膝盖多遭遭罪,多跪上几天的事情,正好多给祖宗磕上几个头,保佑本王多挣些银子,好多纳几房妾,给咱们朱家多添几个男丁……”

硕亲王想起往日贩卖私盐的事情,顿时也就没那么多顾虑了。

“来人,倒酒!”

“咱们,详谈!”

念头通达之后,

硕亲王也是撤下了桌上的茶水,令人搬来了几坛子美酒。

“到时候顶着一头的青包,去面见陛下,就算是他不给本王这个二伯面子,看在先祖的面子上,也不会过多为难与本王的……”

正所未酒壮熊人胆,

硕亲王本就是荤腥不忌,胆大包天之辈。在酒精的作用下更是夸下海口,拍着胸脯大言不惭道。

……

骆府,

戊时,

“下官,见过骆大人!”

百晓生望着还在库房中骆粥躬身道。

“查清楚了?”

“回禀大人,他们这批人离开府邸后,先后拜访了城中多位王爷,可没进去门,最后到了硕王府,那王爷亲自迎出来了不说,还在府中设宴,直至此时,他们也还没出来。”

“硕亲王?”

“就是那位捐银八千两的抠门王爷?”

“直娘贼的,”

“还真是要钱不要命!”

骆粥随手拿起库房中一锭金子一边把玩一边嗤笑道,于自己而言所谓的金银珠宝,都不过是成事的工具罢了,可于他们而言竟看得比命还要重。

“骆大人,要不要趁现在他还没参与进去,提前差人前去提点一下。”

“毕竟他也是朱姓之人,身体里流着皇室的血,若是把他牵连进来,恐怕陛下那边也不好交代。”

百晓生迟疑道。

“朱姓之人?”

“真要说起来本官这柄绣春刀,还没有尝过朱家人的血,也不知滋味如何……”

骆粥拍了拍腰间的绣春刀毫不在意道。

“可……”

百晓生拿出几人在王府中的谈话内容递了过去,欲言又止道。

“不必多说。”

“你且仔细差人盯着。”

“本官自有分寸。”

“磕出一头青包,就能敷衍过去?”

“只怕是要,”

骆粥顿了顿继续道,

“在地上磕出一个坟包来才行!”

……

三日后,

大殿中,

北伐粮草的事情彻底解决,着手押运之后,各部都是继续商议着沿途各地抽调民夫的问题,虽偶有小小的争执,大体上也算是和睦。

至于这几日间上京粮的涨幅,自然也是被有人注意到了,可虽说快了一些,也还没到离谱的地步,遂,并没有人在朝堂上当众提出,朱明也算是当了几天安稳的皇帝。

“爱卿,四大商帮一事有劳了……”

等到朝臣散尽之后,

朱明极为亲近的拍了拍骆粥的肩膀道,言语间也带着轻快舒缓,毕竟没了燃眉之急。

“为陛下办事,何来辛劳之说?”

骆粥躬身回道。

“朕这般也是没法子的事,毕竟这银子来得不容易……”

“说来好笑,前些日子朕亲自募银也是闹出了不少笑话,那帮臣子不愿意掏银子也就罢了,朕那些长辈也是抠搜得紧……”

“算起来,八千两银子还不够他平日包下几艘花船的开销……”

朱明摇了摇头道。

“陛下,您心中有怨气?”

骆粥见状出声问道。

也想掂量一下那硕亲王在他心中的分量。

“怨气?”

“哪里又没有怨气?”

“讲到底朝廷出银子养着他们,偶尔青黄不接的时候,朕还得从内库里掏银子补贴,可他们这般作为,如何能够让朕心里畅快?”

“可没法子……”

“虽有怨气却也恨不起来。”

朱明起身话锋一转道:“朕说句掏心窝子的话……”

“……”

骆粥愣了愣可还是耐心听着。

“朕年幼之时,除了爱卿你伴读在身边外,便没有什么玩伴了,便是那些叔伯也是淡薄得很,一则是平日都在封地见得太少,另外一则便是,都不看好朕能坐上那个位置……”

“可唯有朕那二伯,一直赖在上京城,时常入宫,朕也见过不少面,那时候朕在宫里的日子不好过,也只有他那荤腥不忌的性子才有胆子帮朕在父皇面前说上两句好话……”

朱明追忆道,虽然已经是许多年前的往事,可也不难听出其中的亲近之意。

“朕也不是瞎子聋子,也知道他在城中干过不少偏门的生意,可于国朝影响不大,索性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算了……”

“原来如此……”

骆粥闻声默默地点了点头。

心中却没有丝毫的动摇,

两人相谈许久,

骆粥出宫之时天色已晚。

……

寅时,

骆府,

“把今日京畿之地的粮价拿与本官。”

骆粥刚刚回府还没来得及吃饭,便差人寻来了百晓生,后者也是从袖中拿出几张统计粮价的纸。

“青齐谷斗至十七文,斗米至五十七文……短短三日之间,粮价竟是上涨七成有余?”

骆粥看完纸张心猛然沉下许多。

“城中油价上涨九成?”

“蔬菜瓜果上涨七成?”

“羊肉,豚肉……肉价直接翻倍?”

当骆粥看完这几页纸张之时,

心已经沉入谷底。

“回禀骆大人,这还是在城中粮铺没有断粮,还在断断续续供应的情况下,恐怕在等一两日粮价会直接翻倍,白菜也能卖出肉价。”

“等到城中彻底断粮之时,只怕是抬高十倍也是有可能的……”

百晓生回禀道。

“啧啧……”

骆粥闻声也是暗自咂舌,脑子里鬼使神差的回想起上辈子那三年的光景。

“涉事之人的名单收集齐了没?”

骆粥继续问道,

“回禀大人,已经收集齐了,除了那硕亲王之外,参与这件事的拢共有五十几位有品级的官员,其中户部两人,上京府衙里也有数人,余下大多数官员都是在京畿之地各处的衙门口里为官。”

百晓生继续道:“现在就要收网吗?”

“且在等等吧。”

“依我大离律法,战时哄抬粮价,他们那些涉事官员已经足够掉十次脑袋了……”

“可想要砍掉那颗亲王的脑袋还差些火候……”

骆粥回想起朱明的话压抑住了内心即刻提刀shā • rén的冲动道:“既然要死,也得让他们死得整整齐齐,不得漏掉一人。”

……

七日之后,

骆粥依旧是起了个大早,近来都没有在府中吃早食,而是趁着上朝的空挡,在坊间亲自查探着,顺带寻一个店解决吃食。

“今日就在这吃吧。”

骆粥望着不远处的包子铺停下了脚步,如果自己没有记错的话,七日之前粮价上涨的时候,这家店依旧是生意极好,还有几个小厮帮忙打下手,可见其味道。

如今确是门可罗雀,原本摆着几大抽屉的包子的店面,如今也仅仅只是蒸上了几笼,帮忙的小厮也不见了踪影。

“这位大人,您吃些什么?”

隔着老远,那小店呢掌柜便殷勤的迎了上来,往日店铺之中都是升斗小民,哪里有这般大人物来过,虽说认不出这身蟒袍,可也晓得这人非富即贵。

也不知从哪儿寻来了一条崭新的白布使劲擦着桌子,一边卖力的擦着一边满脸堆笑的问道。

“两笼鲜肉小包,两碗豆浆。”

骆粥出声道替身旁的百晓生也点了一份。

“得嘞!”

后者闻声屁颠屁颠的准备包子去了。

“大人,您吃好喝好,”

掌柜的亲自端着托盘放下吃食道。

“不错。”

骆粥掀开上边的白布一阵香气猛然袭来,水气散尽后,十二道褶子的小笼包堆在青绿色的竹笼中模样甚是喜人。

看样子掌柜的近来也是费了一番功夫,连带着吃食也精致许多,奈何生意依旧不景气,店中也只有自己这一桌人。

“大人赏伱的。”

百晓生见状随手从袖中掏出一粒二两的碎银子丢了过去。

“小的,谢过大人!”

那掌柜的接过银子后,喜笑颜开,也不管还有没人有来,径直走到店门口挂上了一个今日不营业的牌子。

市井间的小人物也有自己谋生之道,眼下既然贵人来此,自然不会让人打扰到了贵人的清净。

“直贼娘的,”

挂好牌子后,

掌柜的便拿出一个板凳在门口美滋滋的坐了下来,拿出算盘轻点着这几天的进账,算着算着脸色又垮了下来,这年头生意不好做啊。

活了这么多年,道理自己也是省得的,北伐失利,城中粮价起伏也是意料之中,可不知为何涨得如此之快,短短十来日的功夫就已经翻了好几倍。

“他奶奶的,还让不让人活了。”

那掌柜一想到这轻啐一声,继续打起算盘,若是粮价在不降下来莫说是做生意卖包子,便是自己家吃的米面也买不起了,要不了多久,自己指不定还得出城那些难民抢树根草皮了。

“城中粮铺都已经关门了吗?”

骆粥望着店铺对面大门紧闭的一排门店出声问道,饭都吃不饱了,其他营生,自然也是做不下去的,仔细看去便是街上行人也是步履匆匆,面带菜色。

“回禀大人。”

“上京城中一百零二十八坊中八百余间粮铺大多都已经关门,官府那边放出的粮食,也是如那四大商帮所说一般,五日之前就已经被他们高价收购一空,仅仅余下十多间背景深厚的粮铺还在卖,可价格……”

“至于京城之外那些县城早在前日就已经悉数关门,便是有银子也买不到粮食。”

“便是那些庄户人家,家中的余粮,到底也是没顶住高价的诱惑,都卖了出去……”

百晓生欲言又止道。

“已经到了这般田地?”

“大人,且在等等。”

“待会就有人把今日的粮价报上来。”

“嗯。”

骆粥咬下一口满是汁水的包子也是觉得没滋没味,索性静静地等了起来。

“大人,您请过目。”

不多时,

便有两人将今日的粮价送了上来。

“青齐谷斗至六十二文,斗米至二百一十六文……拢共十日便涨了七倍有余……”

“呵……”

“到底还是小瞧他们了……”

骆粥深吸了一口气道。

“下官估摸着,最多也就是今日过后,城中那几家粮铺也要关门了……”

百晓生也是长叹了一口气道。

“看样子也不能在拖了……”

“再拖下去就要饿死人了……”

“算起来火候也到了……”

“差人把这份价表送入宫中吧。”

“动手之前先让陛下有个准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