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页(2/2)
初出茅庐的辛弃疾率领两千义士加入到了耿京麾下,耿京的起义军在当时颇有威慑力,然而作为一军统帅,耿京却十分欣赏偏爱这个名叫辛弃疾的后辈,当即任命他为掌书令,负责掌管印信。
然而这差事还未做上几天辛弃疾便被好友狠狠背刺,一名叫义端的和尚仗着和辛弃疾交好偷走了印信,耿京大怒,要将辛弃疾按军法处置。
“给我三日,若不能将印信追回,提头来见!”
说罢,辛弃疾走出营帐,利落地翻身上马,在众人的视线中打马追了出去。
月黑风高,灯火如豆,烈烈西风在地上卷起尘埃又抛下,四野一派寂静。
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打破了这番宁静。
只见不远处有一人单枪匹马提剑奔来,身上的黑袍与夜色融为一体,坐下的银鞍却露着清冷的寒光。
飒沓的剑法如同流星洒落,义端几乎还未来得及反应,整个人已经便被辛弃疾生擒在手。
“辛兄!别杀我别杀我!我知道你的原形,你是大青牛转化来的是不是!饶我一命,而后定当为你做牛做马!”
“你倒会编。”辛弃疾冷笑一声,从义端身上搜出印信,干脆利落地斩下了他的首级,又提着一颗血淋淋的头打马往营帐的方向赶去。
【正是因为这次千里追印章,耿京越发觉得辛弃疾英勇过人,是以当耿京的义军想要和南方朝廷取得联络时,首先便选了辛弃疾做使者。】
【123:还联络啥啊,直接反了赵家的江山做皇帝不比啥都强?】
【喵呜:楼上巧了不是,赵家皇帝也是这么揣度起义军的。】
天幕外,刚赶到皇宫的苏轼差点被这天幕上的两条评论吓得绊倒。
坐在高太后旁的宋哲宗小脸迷茫,看向祖母:“皇祖母,这天幕怎知晓赵家皇帝在想啥的,他们真的会推翻赵家的江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