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页(1/2)
祖孙都是性格直率之人,彼此之间说话没那么多弯弯绕绕,辛赞直接挑明了自己的来意:“乡举之后,论理当去燕京考试,燕京乃金人心腹之地,你当真决定要去?”
少年辛弃疾双目炯炯,语气坚定:“此去燕京,并不为考取功名,孙儿想借着此次机会勘察燕京的地势和金人的军事情况,以便为而后抗金做准备。”
天幕中的辛赞哈哈大笑,并不觉得孙子小小年纪有如此想法过于危险,反而亲切地拍着孙儿还显青涩的肩膀嘱咐道:“好小子!那你定要多加小心,祖父在家等你的好消息!”
明意适时插了一嘴:【补充一下,这一年的辛弃疾十四岁,因为他从小关注军事理论,此次去燕京勘察敌军情况记下了自己的许多见解,在二十五岁那年结合自己几次燕京之行,辛弃疾写了著名的军事论著《美芹十论》,虽然赵构有眼无珠不喜欢他这本论著,后人却是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并将“美芹”作为了爱国忧民、感伤山河破碎的代名词。】
【123:又到了熟悉的环节,你的十四岁我的十四岁好像不一样...】
【喵呜:霍去病十八岁封侯,老辛你加油!】
【丐帮帮主:楼上,赵构那蠢东西又不是汉武帝,老辛再怎么加油也不会封侯的!】
天幕外,高太后替自己捏了一把汗:造孽啊,这是作了多大孽才会被后人骂成这样,如今天幕把这些事吐露出来,她一介妇人,真的能改变大宋的命运吗?
天幕上,少年辛弃疾一路北上,亲自目睹了被金人占领的大好山河。
听祖父说,开封汴京原本是这世上最富贵繁盛的去处,可他如今来看,传说中的烟柳画桥市井烟火全部不复存在,金军南下不过二十余载,开封府已经是一派荒芜,触目所及断壁颓垣,让人心生凄凉。
然而最刺痛他的是那些来不及南渡的老百姓。
金人简直是在像对待牲畜一般对待大宋的遗民!沿路的百姓大多衣不蔽体,终日承受着饥寒交迫的折磨,稍有逃跑意图,又会被捉回来一通毒打。
辛弃疾暗中攥紧了拳头,总有一天,他要亲手结束这一切...
天幕外,汴京城的百姓们傻眼了,如果他们没看错的话,天上的那些破败屋宇是自己家没错吧?那照这么算来,那些跪在地上乞食的是自己的子孙后代?
这还能忍?!
【自靖康之难以后,北方的民众发现南宋朝廷指望不上,便陆陆续续组织了民间的起义军用来抵抗金人的侵略。辛赞在辛弃疾二十一岁这一年去世,临死也未曾看到山河一统,这一遗憾深深刺激到了辛弃疾,在祖父死后,辛弃疾率领两千人组建义军,正式举起了抗金的大旗。】
天幕上,青年辛弃疾登上高台振臂高呼,言语之间慷慨激昂,在场的听众纷纷云集响应,立志要追随他杀敌报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