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第二场(2/3)
一岁一枯荣,两个“一”字复叠,形成咏叹,又先状出一种生生不已的情味,三、四句就水到渠成了。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是整篇诗作的神来之笔。
将“枯荣”二字变成形象的画面。
古原草的特性就是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它是斩不尽锄不绝的,只要残存一点根须,来年会更青更长,很快蔓延原野。
那些“斩不尽锄不绝”的野草,写作“野火烧不尽”,无疑是一种升华,给古原草造就一种壮烈的意境。
野火燎原,烈焰可畏,瞬息间,大片枯草被烧得精光。
正当人们以为从此消灭了这些野草而庆祝时,一阵春风吹过,原本被强大力量毁灭的,痛苦挣扎的野草们,用对生命的渴望,用最顽强的生命力,再次卷土重来,那强大的再生力量,那在荒芜中快乐生长的坚韧,都让人佩服。
烈火是能把野草连茎带叶统统“烧尽”的,可诗中偏说它“烧不尽”。
因为烈火再猛,也无奈那深藏地底的根须,一旦春风化雨,野草的生命便会复苏,以迅猛的长势,重新铺盖大地,回答火的凌虐。
那“离离原上草”,就像是绿色的胜利旗帜。“春风吹又生”,充满朴实的力量。
借着对古原草的描写,抒发了对友人依依惜别之情,同时写出了对生命的歌颂。
林凡非常喜欢这首白居易写的诗,它在当年也是白居易在参加科考时写的一首命题诗。
读完一遍,林凡合上试卷。
第二场考试和第一场不同。
第一场全是填空和问答,检查的就是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别说给的三天两夜,就是再给三天两夜也没用。
题量大也完全可以在规定时间内写完。
可是第二场的诗就不同了。
一首上乘的诗作可能写几天,甚至几个月都有可能。
所以对于有些并不擅诗词的考生来说,三天两夜的时间就很短了,遇到卡文的,头发都撸秃了,也不一定能写出一首。
林凡显然不是这部分考生。
他将试卷放到一旁,将羊毛毯铺一半盖一半。
睡觉咯。
“考生真不容易啊。”
“是啊,要在三天两夜里写一首诗,还是可以上乘诗作,真难啊。”
“我刚才看到一个考生把头发都散开了,披头散发的写,头发都撸掉了。”
“我还看到把头发吊在考棚上找灵感的呢,草稿纸扔一地,白花花的。”
“我真感谢我娘,当年知道我不是那块料就没强迫我读书,不然我哪来的这么漂亮的一头秀发,早就秃了。”
两个负责监考的差役一边监考,一边闲聊。
林凡翻了个身,在考棚里睡觉真不舒服。
两个差役刚好从林凡的考棚前经过。
“看,这有一个昏过去的。”
“哎,就算现在昏过去,醒了也得写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