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霜天晓1(3/4)
崇祯问道:“你看如何?”
张凤翼想了想,才道:“陛下,范雎自从归顺过来,立过战功,而他拉拢左良玉这件事,也需要仔细酌量,会不会是他看着左良玉最近屡立大功,成了陛下眼中的红人,然后想巴结一番呢?也未可知。要知道,范雎毕竟是个降将,在朝中没有根基,巴结一下别人,也是人之常情。”
崇祯缓缓点头:“也是一理。不过杨嗣昌说得,也不无道理。这要看当下的剿贼大局。对于张献忠,有杨嗣昌与左良玉足矣,范雎在那边,也没有施展才能的余地,以朕看来,倒不如听从杨嗣昌的建议,将范雎调到别的地方,也好让他为朝庭分解一些难题。”
张凤翼听了,眼睛一亮:“陛下,此时安徽那边有老回回等数营人马,闹得声势可也不小,我看不如让范雎去安徽,剿灭流贼。如果他剿贼得力,自然是好,如果不得力,再治罪不迟,这样说起来,也名正言顺。”
崇祯笑了:“正合朕意,拟旨,调任范雎为安徽巡抚,子义为参将,原来的巡抚周至骏剿匪不利,罢职。命范雎全权负责清剿流贼事宜。”
张凤翼道:“遵旨。”
几天之后,圣旨便下到了杨嗣昌的营中,范雎接了旨,心头便是一愣。
接旨的第二天,便应该起行了,这天晚上,子义来到范雎帐中,与他商议对策。范雎看起来也没什么精神,坐在那里,几个亲信给他收拾着东西。
子义进来之后,范雎便挥挥手,让旁人退下,帐中只剩下他二人。子义有些急迫:“先生,朝庭这道旨意,其意甚诡,我看是有人在皇帝面前,说了我们的坏话。”
范雎点头:“此人定是杨嗣昌。近日以来,我们与左良玉接近,令他很是不安。他怕我们与左良玉拉起手来,架空他在军中的地位,所以才上奏朝庭,朝庭因为不知道我们想干什么,为了防备万一,才将我们调走。可是调到安徽,这其中大有文章。”
子义道:“皇帝封的官不小,安徽巡抚,可是要知道,上一任安徽巡抚,因为剿匪不利被罢职查办,咱们要是去了,剿灭不了农民军,也得落一个同样下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