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君子于役(3/4)
当然没有送错,因为送公文的人,就是洪承畴的好友,陕西总督杨鹤。
韩城被困,杨鹤收到紧急求援信,可是手下已经无兵可派,怎么办?杨大人自己又是文官,不谙武事,眼下火烧眉毛,只得临时抱佛脚了。
这只佛脚,就是洪承畴。
于是,这封公函就送到了他手里。公文里写得清楚,想尽一切办法,驰援韩城,解围韩城。
若是换了别人,除了大骂杨鹤混蛋以外,不会有别的言语。因为洪承畴也是文官,而且没有兵权,从没打过仗,杨鹤这不是赶鸭子上架么!
可是洪承畴没有骂人,正相反,他读完了公文,眼睛里闪过了一丝兴奋之色。
他下令,招集全体家丁,仆役,伙夫。
三四十人站在他面前,洪承畴吩咐,在城中立起招兵旗,十七岁以上,四十岁以下,皆可当兵。而且明确了任务,招上来的兵,立刻就要投入战斗。
招兵旗一插,果然有人来应征。不到一天的功夫,招上来五百多人。
加上洪承畴自己的人,整支军队将近六百人。
洪承畴利用自己的关系,将城中武备库里的号衣和器械分发下去,等到这些人装备一新,终于有了点军队的样子。
可是洪承畴知道,这样的军队没有经过训练,没有组织纪律,只能凭着一股血气之勇前去冲击敌人,他清楚,围困韩城的王左挂手下有几千人马。敌众我寡,如何才能使这些乌合之众勇猛起来呢?
只有两个字,重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