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血战疏勒(1)(3/3)
李同从怀中掏出了班超的书信,递给范羌介绍说自己应班超所请,刚刚去于阗为使团撑腰,没想到白跑一趟。龟兹国內发生了叛乱,雕陶莫皋的军队早已经撤回国内平叛,班超也听说匈奴人发起了反击,便让他率军回哈密。自己经过戈壁时,抓了几个匈奴的斥候,才知道有只军队在追杀汉军信使,便循踪追了过来,机缘巧合之下救了他们。
介绍完自己这边的情况,李同关心地问道:“范大哥,耿恭将军那里的情况如何?粮食够不够?还能够撑多久?”
“李同,我离开疏勒城没多久,就听到左鹿蠡王已经带领三万人马围住了疏勒城。耿将军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城里面的粮食最多能够坚持四个月。我看算了吧,你现在派人护送我去敦煌向朝廷求援才是正事。就你这些人马还打算去解救疏勒,简直是异想天开。你还是赶回哈密吧。我估计,左鹿蠡王肯定会分兵进攻柳中和焉耆,现在这两个地方情况怎么样也不好说。哈密虽然离北匈奴较远,也不一定安全。你是戍己校尉,守城才是你的职责。”
李同却不以为然的摇摇头,轻声说道:“范大哥,恕我直言,我估计你这次去敦煌报讯,也不定能够马上求来朝廷的援军。西域短时间内还必须靠自己坚守。”
“为何?”范羌诧异地问道。
李同挥退左右,等众人走开,确定没有人偷听,他这才小声的说道:“范大哥,你我不是外人。实不想瞒,前段日子我得到了一个可靠的消息,皇上身患重病,怕是撑不了多久了,太医说恐怕就是这一两个月的事情。”
“此话当真?”范羌眼睛都瞪大了,又追问道,“李同,此事非同小可。我来问你,这么机密的消息你如何得知的?你可不要胡说八道,惹祸上身啊!”
“老范,这种事情我如何敢开玩笑?“李同没好气的说道,”你也知道哈密的琉璃制品成为了贡品,去年底内务府要求哈密上贡一批琉璃樽,我的一位管事进宫时无意中听到了太医讨论皇上的病情,这才知道实情。”范羌一听就急了,腾的一下站起来。连连跺脚说道:“糟了,糟了!这可如何是好?这可如何是好?耿将军那里危险了!”
“老范,你别着急!匈奴虽然善于野战,攻城却不是他们的强项,耿将军暂时还没有危险。我们合计一下,现在必须靠我们自己了。”
李同好说歹说才把范羌稳住,两个人商量了整整一夜,第二天两人分道扬镳,两个人商量好了,李同转道车师国见机行事,伺机救援耿恭部;范羌带着他的人继续赶回敦煌向朝廷求援,然后范羌会赶去酒泉,找征西将军耿秉请兵。目前这位驸马都尉正屯守酒泉,他绝对不会坐视自己的堂弟被围,范羌也许能够得到他的帮助。
——————
疏勒城,耿恭站在城头放眼看去,城外旷野上,密密麻麻都是匈奴人的营地,五千匈奴骑兵把这座小小的堡垒围得水泄不通,现在匈奴人正在截断水源,如果让他们得逞,城里面将面临着极大的困难,恐怕撑不了多久。让耿恭现在头痛的匈奴主将须卜是个很有想法的家伙,的确很难对付。
须卜这家伙一直渴望着有机会荣立战功,成为匈奴民族中的英雄。在匈奴人中,一个男人只要成为大家公认的英雄,那他的人生就会完全改变。他就会得到大批牛羊、领地,还可以随时抱得美人归,从此过上花天酒地的生活。
那么多将领,都把围困疏勒城的任务交给了他,可见左鹿蠡王对他的信任。前不久他把一颗从当地人手中抢来的阿尔泰山的海蓝宝石献给了左鹿蠡王,这在某种程度起到了作用。虽说是不要求他很快把疏勒城攻下来,把里边的汉军消灭掉,但他知道左鹿蠡王更希望看到的结果是什么。
他要把这件事做到什么程度上,才可称得上是立了大功,才会被所有人公认为民族的大英雄,他内心是清楚的。明白了该去做什么,当然要去做了。送走了左鹿蠡王的大军后,他马上就开始琢磨该如何收拾疏勒城里的汉军了。
直接攻城的事,已经干过了,证明了不行,须卜不会干了。他再凶猛,可不缺心眼,拿着鸡蛋去碰石头这样的傻事,他当然不会做了。汉军在城里,进不去,就杀不了汉军。只有等着汉军走出城外,才会有杀他们的机会。
须卜把他的部下分为两拨,一拨人在城外设立了狙击的阵地,派了士兵不分白天黑夜地蹲守,命令只要有汉军走出,一律用箭射死或用刀砍死。凡杀一名汉军者,奖白银五两。白银五两让士兵们士气高涨,都抢着往阵地里跑。可几天下来,别说去杀汉军了,连汉军的影子都没有看到。汉军似乎猜到了须卜的心思,就是不出城,不给他诡计得逞的机会。
看来汉军在城里什么都不缺,日子过得很安逸,压根儿没有要出城的打算。须卜可不愿意老是这么等着,须卜又想出了另外一招,那就是让另一拨人开始挖断疏勒城外的护城河,截断城里的水源,他要釜底抽薪,逼汉军突围。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