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浅论满清 > 第二十八章:巨贪和珅

第二十八章:巨贪和珅(4/4)

目录

另外一位御史管世铭在一个酒会上,也不知喝醉了还是本性就如此的狂傲,居然当众说要弹劾和珅,当天晚上就暴卒在家中,可见和珅何等的猖狂。而像谢振定这样敢于殴打和珅的姨太太的弟弟、又烧了这位舅老爷的“违制”大马车的人,仅仅丢了御史之官,真是侥幸。

阿桂可以说是和珅的眼中钉肉中刺了,地位还在和珅之上。和珅常常在乾隆的耳边进谗言,说阿桂在各地打仗、治河、查案,弄得阿桂真的是疲于奔命,在京城的机会很少,阿桂能够坚持到嘉庆二年而逝世,也确实是福气之人了。

阿桂其实更多的身份是一个军人,政治上的勾心斗角、是是非非对于这位心直的将军,是不会去做的,更不屑于去做的。他可以说是很厌恶和珅,但对于和珅又无可奈何,只能在上朝之时,与他站的远远的,不到万不得已之时,也绝对不和他有沟通交谈,而和珅之所以不去军机处办公,独坐那“旧直庐”批阅公事,原因之一也在于此(正如当年鄂尔泰与张廷玉一般)。

另外的一个原因就是,和珅自己一个人批阅公事,可以不让其他的军机大臣知道,等于架空了皇帝,而自己俨然行使某些皇帝之权了。乾隆被他蒙蔽得什么也不知道了,甚至乾隆自己想做什么、喜欢什么,和珅也都了然于心。

依靠着这些权力和能耐,和珅开始“卖官鬻爵”,更是可以大发其财。那些企图升官的,必须要走他的门路;怕丢官、降官的,自然要走他的门路;那些不想升官也不怕丢官、降官的,为了“办报销”,也需要走他的门路(否则连自身必须的生活资料都不一定足够),因为他可以批驳账目单据,或拖延岁月。

底下的大官为了攀附和“报效”和珅,不得不向部下的小官索取“报效”;于是小官为了“报效大官”,又开始在老百姓的身上打起主意。于是和珅这样的一个人贪污在上,却能给全国的官僚系统弄得不堪入目,民众苦不堪言。比如在乾隆六十年的时候,闽浙总督伍拉纳为了筹款报效和珅,竟然把他下面“不及格”的县知事“倒吊”起来一顿抽打。

下面的各省督抚之中,也有不愿意同和珅同流合污、不与和珅合作的,很容易遭受不测之灾。浙江巡抚福崧得罪了和珅,结果在乾隆五十八年突然接到乾隆的旨意,押解他回京候讯,罪名是受了两淮巡盐使柴桢的贿赂一千两。其实啊,这个福崧并没有收钱,根据只不过是一个柴桢的账簿上“福公”的字样,而这个“福公”并不是说的福崧,说的是福长安。所以“馈福公金一千两”的字样,其实就是莫须有。福崧说“我见到皇上,一定要把和珅的秘密完全说出来。”和珅知道了以后,把他的供词中加了几局骂乾隆的话,乾隆看到后,没等福崧到京就下旨赐死了。

后来,嘉庆四年正月,太上皇乾隆帝驾崩,次日,嘉庆帝将和珅软禁,旋即逮捕入狱,并且谕旨形式数落了他的20条大罪,朝廷上下喊杀一片,内阁一些文武官员甚至要求将他凌迟处死。

后来由于和珅的儿媳(嘉庆帝之妹)固伦和孝公主求情,嘉庆帝采纳了几位大臣的进言,考虑到他曾担任清廷首辅大臣,出于“维护国体”的考虑,认为不宜在肆市诛之,于是网开一面,赐其狱中自尽。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