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张廷玉(1/3)
说到张廷玉,大部分人心里第一个词就是配享太庙,这足以说明这位汉臣在清朝的地位之高、能力之强、贡献之深。
张廷玉,字衡臣,大学士张英之子。康熙十一年生于京师,乾隆二十年三月二十日卒于故里,共享年八十四岁。
张廷玉为康熙三十九年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入职南书房。此后更是授侍讲学士,擢内阁学士,充经筵讲官。历任刑部右侍郎、吏部左侍郎、礼部尚书、户部尚书、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还多次兼任敕撰典籍的总裁官。经历康雍乾三朝,可谓元老,深得玄烨、胤禛、弘历三帝信任。
康熙中叶的时候,也可以说是康熙盛世的初期了,张廷玉开始步入仕途。康熙四十三年,玄烨召他去畅春园,询问其父大学士张英的近况,并命他赋诗,他以两首七言律诗深得玄烨喜爱。当天就被玄烨下旨入职南书房,特旨带数珠,着四品官服色。由此,张廷玉身居内廷,承袭父业。张廷玉自己也说:“穷边绝漠,余皆珥笔以从”。
张廷玉生活的时代可以说是整个“康乾盛世”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进一步强化;封建社会晚期的诸种政治制度已然成熟和完善。主要表现在君主精明强干,勤于政务,事必躬亲,权柄不假于人。玄烨的智擒鳌拜、平定三番、统一tái • wān、抗击沙俄、平准噶尔等;胤禛的密设储位,实行密折制度,设立军机处,变革八旗制度,打击“朋党”,实施“摊丁入亩”,推行“改土归流”等;弘历的“以宽大为政”,“罢开垦,停捐纳,重农桑”,兴兵边陲,“十全武功”,经营开发边陲等。
康熙六十一年崩于京郊畅春园,皇四子胤禛继位大统。慎重地选了张廷玉作为辅佐自己的肱股之臣。至于胤禛如何看重的张廷玉,一是因为学问优长,“气度端凝,应对明晰”;二是因为他是自己恩师张英之子,有这样一份情谊在。康雍之交,政务可谓繁忙不已,谕旨每日下数十次,皆是由张廷玉承命应办。如果遇到紧急的事务,胤禛命他进入大内,口授大概意思,而命他草拟谕旨,御览无碍后下发。从此,张廷玉跻身枢臣之列。
胤禛执政初期,继续深入地调整八旗制度,虚弱下五旗的势力。然后就是开始收拾那些如狼似虎的兄弟们,对于胤禩、胤禟、胤禵这样的皇子党,该杀的杀,改圈禁的圈禁,这都是当初“夺嫡”的后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