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页(1/1)
虽说果核好去,但山楂个小,摘的又多,忙到做晌午饭的时候,还有一小半没弄完,方晴只好先撂下这头,起身做饭去。
昨儿养在灶房里头的草鱼,今儿打算吃了。这鱼个头差不多有小臂这么长,养了一天还是活蹦乱跳的,方晴一刀拍在鱼头上,把鱼打晕,快速把鱼刮鳞、去腮、再对半剖开,去内脏洗净,再把鱼肉片成薄片。鱼处理好后,再把葱、姜、蒜这等子配料切好,方晴还去园子里掐了一把紫苏叶,又摘了根黄瓜,也切了一切,装在一起。
接着便可以起锅烧油,油热后,下入黄豆酱、蒜粒、嫩姜丝和青红辣椒,大火炒香。炒好料后,加半勺水,大火把汤烧开后,下鱼去煮,鱼差不多煮熟是加上葱花和紫苏叶和黄瓜段,盖上盖略闷一闷,这鱼就做好了。
鱼好后,方晴又炒了道马齿笕。马齿笕是早就焯过水的,先炒香姜蒜,再把马齿笕倒下去,翻炒两下加上盐和辣椒调味,在翻炒上味就可以了。
两道菜炒完,方晴盛饭端菜出去。周其在炒鱼的时候就回来了,见院子里还有山楂没弄完,洗干净手就坐在外头给山楂去核。见方晴端饭出来,也拍拍手起身,进灶房端菜。
鱼一端上桌,扑鼻的香味迎面而来,鱼肉又片的薄,吃起来又滑又嫩,鲜香入味,还带着一股紫苏特有的香味,黄瓜也吸饱了汤汁,在自身的清甜上更填了几分滋味。马齿笕焯过水后,土腥味和涩味都少了很多,吃起来酸酸脆脆,还带着些微微的辣意,也是十分开胃,清爽。
周其洗好碗筷后,方晴正坐在凳子上看几只鸡啄地上的果核,见他出来,方晴站起来揉了揉胳膊,抱怨道“:这山楂弄了一上午都没弄完,下午切片又得花时间。”
周其拿着筷子和勺子坐下,看着他说道“:下午地里没啥活,我在家帮你切,晚些再去看看。”
方晴也坐下来,拿起一个山楂去核“:这山楂果子小了些,也不好切,下午得轮换着来,不然,切了半晌,回头一看,还有这么多,可不得火大。”
说着,把手里去好核的山楂往周其嘴里一塞,笑嘻嘻问道“:怎么样,好不好吃。”
周其猝不及防地被这么一塞,下意识地咬了下去,被酸的一激灵,皱着脸说道“:酸。”
“哈哈哈哈哈哈……”
两个人一起干活就快多了,所有山楂去完核,端进灶房,方晴估算着分量,把山楂分成了两堆。
“其哥,这堆切成片,差不多切成这么厚就行了。”方晴抵着指甲比划了一下厚度。
周其看一眼,切下一片“:这么厚?”
方晴看看,点点头“:这么厚就行。”
周其在一边切山楂片,方晴开始做山楂糕。
把山楂倒进锅中,加入没过山楂的清水,大火将山楂果煮软烂。山楂煮熟后,用木铲挤压,将山楂压成泥状。接着再装出来,过筛两遍,过筛时要不断加刚才煮山楂的水,保持果泥的水分。过筛两遍后,果泥变得更细腻,再把果泥倒回锅中。方晴起身拿出家里剩下的蔗糖,尝了尝果泥的味道,看着倒了些蔗糖下去。
加好蔗糖后,方晴边加热边搅拌果糊,一直到蔗糖全部融化,木勺可以挂上厚厚的果糊,方晴才把果泥用盆盛出来,再打上一盆冰凉的井水,隔水将果泥放在水中,等到着果泥凉透。
山楂糕做好后,方晴洗了洗锅,着手做糖球儿。糖球儿比山楂糕好做,锅内倒蔗糖,再加水,大火煮开,边煮边搅拌,防止黏锅。水开后,继续搅拌一会,接着烧小火,熬糖浆。等到糖水的水泡变的细小密集,用筷子蘸糖浆能拉出一些丝时,糖浆就熬好了。方晴没把山楂串起来,而是直接用筷子夹着去核的山楂球伸进锅里裹浆,然后把裹好糖浆的山楂球一个个隔开来放凉。
“做完了,热,我出去喝口水。”方晴擦了擦汗,进堂屋喝水去了,转头又带了杯水过来。
“其哥,你也喝口水。”边说边把杯子凑到周其嘴边。
周其伸手接过茶杯,一口喝完,随手放到一边,继续把最后几个山楂切完。
第11章炒面
做好的零嘴放在阴凉处等着凉透,切好的山楂片也摆在前院晒着,山楂都处理完了,方晴和周其也得了点空闲,坐在院子里扇着蒲扇吹风乘凉。
略坐了坐,周其就起身出门,往地里去了。方晴也把灶房里的番薯梗端出来,坐在树下撕皮。
番薯梗带皮吃有些涩,口感也不好,方晴每回炒都会先把皮给剥了。
番薯梗上连着叶子,把叶子轻轻掰断,朝着番薯梗凹下去的那边一股气撕到头,这一边就干净了,再把梗从中间掰断,顺着两头各撕一次,番薯梗就撕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