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三章 流民组织(3/3)
但实际上,刘泰经过桓宣与祖约的投降后,已隐约发现大汉在占据优势后,对晋廷这朝廷在政治上的碾压。
又或者说,因为反对自己的是世家而不是百姓,对这些北地流民组成的军队来说,其实自己的大汉还是非常有号召力的。
首先司马睿被王敦打败,如果司马睿还在,毕竟坐了那么久的皇帝了,多少会让这些人投降减少了不少的心理压力。
毕竟哪怕晋廷自己从来是“圣朝以孝治天下”,但难道还就不能允许别的正常人,或多或少对自己的国家诞生那么一点点的忠心嘛!
但现在有王敦在,自己总不能为了王敦这个乱臣贼子守江山吧,那死得太不值了。
其次,就是刘泰愿意协助这些北方流民回家,这本身对于这些流民就非常的有吸引力了。
更不要说,刘泰推行的府兵制能够让这些愿意留在荥阳兖州豫州等地的百姓获得土地。
事实上,除了这里,等到将来,推进到关中更有着大把大把的土地等着百姓去开垦。
可以说,在名声上照顾到将领,在利益上分配到士卒,至少对绝大多数流民将领统帅们来说,他们根本就抵挡不了这样的诱惑。
基本上在刘隗把条件开给了李矩时,李矩麾下的将领士卒,或多或少就有所意动。
不论什么时候,能回家三个字对于久未回乡的百姓们来说,就是最具有吸引力的。
更不要说,刘泰还还有意的开通了荥阳与汲郡之间的通商口岸,让李矩派人去探查过自己的政策,自己的人品,以及北地的百姓是否真的安居乐业。
可以说,随着刘泰给众人的安排拿出来给李矩时,李矩就知道,这荥阳城自己是守不下去了。
所以李矩也痛快的向刘泰投降。
只能说,刘泰一直以来树立起来的形象,终于在这次征讨中原三州时,得到最大收获。
因为自己一直坚持自己的汉人立场,这让自己接过刘渊的匈奴汉国时,能非常顺手的把匈奴汉国重新修改回大汉,这不仅是刘泰自己的立场,更是自己手下的整体立场。
同时,自己因为苛刻世家,后待百姓,所以自己面对世家时,基本所有世家都是犹犹豫豫,不是非常有魄力的世家基本上不会在第一时间选择刘泰。
但像这种由北地流民组建起来的组织却正好相反。
因为刘泰的政策是真对他们有利的,他们有的甚至亲自前往北方真的见过刘泰的政策,这就让北地流民组织,能够极快的接受刘泰。
只要刘泰不违背自己的承诺,那么这些北地流民,能很快成为麾下百姓。
刘泰深吸了一口气,不管怎么说,祖约,桓宣和李矩三位驻守在黄河以南的流民统帅全部选择投降,那自己也就能以最小代价鲸吞掉,包括虎牢关在内,虎牢关以东的精华地区。
至少自己等人当初制定的初步战略,随着他们投降,已经非常顺利的完成了。
那接下来,就看这次自己到底还能吃下晋廷多少的肉了。
刘泰留在荥阳,开始对投降的大军进行重新的整编,以及遣散想要北归的回乡的士卒。
同时开始了下一步的战略思索,毕竟这三大渠帅居然真的就这么顺势投降了,这是刘泰原来所没有预料到的。
也只能说晋廷的忠诚教育实在有待加强,但过快达到了刘泰的目标,尤其物资消耗还远远没有到警戒线,这就让刘泰忍不住想要得陇望蜀。
“到底是徐州呢,还是荆州呢?”刘泰微微眯起了眼睛,思索道,“算了,先派人去与赵安汇合,把豫州全境先拿下来再说,如果可以南阳盆地,也要狠狠咬一口,徐州却是可以先等一等,把豫州老老实实拿到手,才是最稳妥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