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三章 流民组织(2/3)
祖约虽然讨厌张平的僭越,但是祖约很明白,自己没有完全得到自己兄长祖逖所亲手组建的北府军认可,或者说他们听从自己所用,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自己是祖逖的弟弟。
而自己如果真强行去投降刘泰,完全不管不顾他们的利益,那他们有很大的可能会选择直接继续南逃,而不是跟自己一样投靠刘泰。
不过,至少现在看起来,张平对于刘泰的这个待遇还是非常满意的。
很快的,祖约便是大开了城池大门,做出了双手被束缚的样子去见刘泰。
刘泰见到这幕,上去连忙解开绳子,然后道:
“将军何故如此,将军骁勇善战,得祖豫州传承,我得将军,如猛虎生翼啊!”
祖约听了多少还是有几分的感触,不过在一边的桓宣不由思索了一下,这句劝说的话,未免感觉到几分莫名熟悉,只是不知道刘泰这只老虎,要生多少只翅膀。
很快刘泰便是为祖约举行了宴会,以欢迎祖约,而到了第二天,便让周平开始处理起祖约麾下的士卒。
他们之中最精锐的,自然是祖约手上的北府兵,但也有很多老弱病残。
毕竟由北地流民为根基组成的,里面成分实在太复杂了,自己需要把他们梳理出来。
想要回北方的,那不仅是发放回去的路费,而且真想回去,也能够通过乘船的方式前往故乡,至少现在的北方,还在大建设,只要他们有力气少不了一口饭吃。
而除了这件事,周平还需要为将来重建关东的荥阳,兖州和豫州,做好劳力储备。
如果愿意留在当地,那自然是会成为当地府兵,从而有机会拿到属于自己的田地。
毕竟现在的中原地区,跟北方区域的地域情况是完全不同,黄河以北随着司马氏的八王之乱早就糟蹋的不成样子,相对来说异族在某些区域更加像主流。
但黄河以南的地区,因祖逖的努力,都已是汉家土地,当地也都是以汉人为主。
所以,自己不需要上什么工程,直接就让有生产力的汉人去种田,就算他们没机会分到自己田,但也会给出开垦的指标,让他们自己去开垦田地。
反正府兵制这制度,本身就是鼓励百姓去向荒芜田地刨食的适合这个时代的优秀制度。
当然,这也是汉家百姓,对他们来说看着田亩空着就浑身难受。
若换了异族的百姓,哪怕是刘渊麾下的那些异族百姓,不要看他们一样掌握了耕种的技能,但等到他们学着草原民族的样子劫掠了大汉,激发了自己的凶性,这想让他们重新去种田就没人愿意去种田了。
因为劫掠一波所获得的财富实在太多,多得他们回忆起了匈奴原来的样子。
但华夏百姓跟异族不一样,对华夏百姓来说,老子跟你打架要么是为了自己脚下的土地,要么就是把伱干掉做肥料,只有打败了对方,自己才能安安心心的种田。
就好像现在,如果刘泰放着百姓们不好好的在中原地区种田,而是思索着上什么高难度的工程,那不用多想了,自己今天拿下了中原腹地,第二天怕这里的百姓就要造反!
所以,刘泰对于夺取下来的荥阳,兖州与豫州,自己就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尽量把府兵制落实到基层,让百姓们能够无所顾忌的耕种,从而恢复中原地区的生产力。
而刘泰与祖约的交流也还算顺利,祖约表示自己不想要跟晋廷交手,刘泰便是答应祖约,会先让祖约带着祖家上上下下回幽州祭祖。
同时自己也顺势把刘琨与祖约两人的民族英雄的表彰先给立下来,至于祖约的具体封赏,可以等到这次战争结束,计算战功的时候一起发放,不过受到封赏定然侯级的,且拥有自己的食邑,后者还是让祖约很是受用的。
很快,随着祖约与桓宣两人的投降,可以说兖州战场彻底终结。
哪怕就算有着些心怀不满,想抵抗的世家豪门,此时此刻面对刘泰也选择低头做小。
因为这些世家豪门也清楚,胳膊扭不过大腿,在失去正规军在正面战场来抵挡刘泰,只剩下依附规则生存的他们,就算心中再不满刘泰的统治,那又能怎么样呢!
而兖州的事情解决,刘泰便率领自己的本部大军向着荥阳而去。
毕竟这时候的李矩到底是战,还是降,需要他最终做出一个决定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