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 第六十六章 陈安:我什么都不知道(1/2)
平头心中委实震惊,仔细回想方才那个妇人的模样,越想越觉得邪门。
像,真他娘的像!
这不,回到客栈后他再也憋不住了,似乎这才意识到陈安为什么要让他看那三人。
天气炎热,陈安一回到客房就倒水喝。
平头进屋来,强压下内心的震动,连语调都不由自主放低了些,“陈从事……”
陈安示意他把房门掩上。
平头关门过来,表情严肃道:“先前你让我瞧的那三人是何人?”
陈安坐到椅子上,拿扇子边摇边道:“是梁王室的人。”
平头愣住。
陈安继续道:“我在侯府里见着他们三人时回想了许久,总觉得面熟,心里头直纳闷,那等贵人,岂是我等小民能见到的?”
平头也感到不可思议,“那三人应是兄妹。”
陈安点头,“景王,成王,定安大长公主,皆是皇室中人。”顿了顿,“王小娘子的面貌跟他们确实有bā • jiǔ分相像,着实叫人震惊。”
平头愈发觉得惶恐,“那也不应该啊,倘若她是金枝玉叶,又是怎么流落到蛮鸾山的?”
陈安:“我正要问你,她当初是怎么到蛮鸾山的?”
平头略有几分尴尬,当即同他说起黄皮子造下来的好事。
陈安越想越觉得蹊跷,问道:“她自己也曾说过是因为京中发生混乱时逃出城去的?”
平头点头,“我听大掌柜提过一回,说她原本是官家娘子,父亲是京官,因楚王叛乱全家被杀,这才辗转从京里头逃了出去,后来不慎被黄皮子抓到了蛮鸾山。”
陈安皱眉沉思,也不知过了多久,才道:“说她是官家娘子,定然不假,这些可以从谈吐学识和仪态上看出来,可是……”
平头心中惶惶,“方才见到的那些人跟她极为相像,难不成是王公贵族流落到民间的金枝玉叶?”
陈安看向他,眼皮子直跳,“她若真是金枝玉叶,你们这帮土匪把人抢了来,还不得被砍头?”
平头顿时露出痛苦扭曲的表情,“这事跟我无关,是黄皮子抢来的。”顿了顿,“老夫人相中她,还非得让她做儿媳妇。”
陈安抽了抽嘴角,忍不住吐槽道:“这眼光真他娘的毒!”
平头差点哭了,“那现下该如何是好?”
陈安镇定道:“不管结果如何,这事你回去之后切莫张扬出去,明白吗?”
平头点头。
陈安:“反正都要在京城耽搁些时日,我顺道打听打听,问问王室里可有丢过姑娘,倘若没有便罢,倘若有丢过,那她极有可能就是金枝玉叶。”
平头神色凝重道:“如果真是金枝玉叶,那该如何是好?”
陈安:“你问我我问谁去?”
平头:“……”
陈安心中有惑,自言自语道:“真是奇了,倘若她真是金枝玉叶,为何会留在土匪窝里,难不成是赵雉强留的?”
平头连忙反驳道:“你莫要瞎说,我们大掌柜曾私放她离开过,从未对王小娘子用过强。”又道,“难道就不能是她对大掌柜心仪,愿意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陈安嗤笑,“做你的白日梦去吧,她那样的头脑,怎么可能是感情用事的人?”
平头:“……”
陈安:“先勿要瞎猜,待我打听打听后再说。”
于是他在杨三郎身上下功夫,花大价钱请他吃私房菜,从他那里打听京中王公贵族家中的八卦,试图窥探出梁萤的蛛丝马迹来。
那杨三郎在他身上捞了不少好处,对他的态度还算不错。
喝得微醺时,话语便多了起来,说道:“先帝子女众多,现如今王室里的嫡系除了天子外,也仅存景王和成王了,其他的皆在这些年里被除掉,王室的日子难熬啊。”
陈安试探道:“前几年楚王进京,听说都杀进宫里头了。”
杨三郎:“对,这事大家都知道,清君侧。”顿了顿,嘲弄道,“都是忽悠老百姓的,清君侧结果把皇帝和太子给杀了,扶持了最小的皇孙做天子,当时天子才十一岁,半大的孩子懂什么?”
陈安附和道:“真真是此地无银三百两。”
杨三郎又喝了一杯,八卦道:“可不是,说起来楚王也真是不要脸,不知是梁家哪个八百辈的旁支,涎着脸来攀交情,明明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偏要给自己立个牌坊,让京中的世家看笑话。”
陈安:“那日去文宣侯府,我见着景王和成王也在,他们毕竟是嫡系的,楚王可容忍得下?”
杨三郎摆手道:“拔了牙和爪子的老虎跟小猫差不多,无非是用来安皇室和百官的心,说到底没什么用处。”
陈安轻轻的“哦”了一声,说道:“陈某远在俞州,不知朝廷竟这般复杂。”
杨三郎放大话道:“你既然求到了我的门路,我自然会把事情给你办得漂亮,让你安心回去交差。”
陈安讨好附和,又把话题转移到当初楚王进京时的情形,试探问起王室的八卦。
杨三郎说道:“当时的情形特别混乱,封了好几日的城,宫里头的主子皆被全灭了。”
陈安吃了一惊,“这么多妃嫔都灭了?”
杨三郎点头,“都死光了,当时宫里头还有许多公主,听说除了嫁出去的,未嫁的都死了。”又道,“你想啊,连整个东宫都被屠了,叛军杀进去,那些女人哪有活路走?”
陈安听得心惊,“那外头那些亲王可有遭殃?”
杨三郎:“自然有遭殃的。”
陈安循循善诱道:“闹下这般大的灾祸来,想必当时的王公贵族家破人亡妻离子散也有不少。”
当即把话题扯到成王景王等人身上,试探问他们可曾有在那场灾难里丢过孩子什么的。
这个杨三郎倒没有听说过。
陈安又问起嫁出去的几位公主可有丢过。
皆是没听到传闻。
陈安心中愈发觉得奇怪,难道这些人跟俞州的那位没有丝毫干系?
长得相像难道也是巧合?
见他发愣,杨三郎举杯道:“喝,喝。”
陈安回过神儿,举杯回应。
接着他又拐弯抹角问王姓官员,也没打听出名堂来。
晚些时候两人散去,送走杨三郎,陈安在回去的路上左思右想。
平头忍不住问:“陈从事没打听出音信来吗?”
陈安点头,“杨三郎说没听到那些贵人有丢过孩子。”
平头:“那宫里头那些呢?”
陈安:“全都死光了,东宫也被屠尽。”又道,“你仔细想想,叛军入了皇宫,那些妃嫔和未嫁的公主岂有活路可走,只怕王室也会逼她们殉国守节的。”
平头心中疑惑,“那王姓京官呢?”
陈安摇头,“也没听说。”
平头啧啧称奇,说道:“难不成都是巧合?刚好长得差不多,刚好也是京城的?”
陈安:“……”
这事在没有寻到证据之前是不能乱说的,同时陈安心中也不希望梁萤是金枝玉叶。因为一旦她是王公贵族的闺女,那他们那帮土匪将会处于两难境地。
他们那些人跟朝廷是对立的,有着天然的冲突。
可若有一天带着他们起势造反的女人竟然是朝廷里的金枝玉叶,只怕大家全都要跟着风中凌乱。
故而他再三叮嘱平头管紧自己的嘴,回去了莫要乱说,以防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同时也没打算深究下去,既然她说是姓王,那就是姓王。
可是转念一想,王姓,王室,不都是王吗?
想到此,陈安的太阳穴突突地跳了起来,不愿再去深究。
之后又过了近七八日,朝廷里才有了音信,宣他入朝上贡。
陈安悬挂在心中的石头这才落下,上贡意味着这事成了。
朝见天子那天,他着正装,带上贡品进乾政殿。
那文宣侯跟成王他们走得近,想来有那些人铺路,觐见倒也顺利。
陈安心中到底好奇坐在龙椅上的天子究竟是什么模样,跪拜后,又暗搓搓窥探了两眼。
当今天子只有仅仅十六岁,一袭袀玄,头戴通天冠,端坐于龙椅上,神情有些倦怠。
陈安窥了两眼便不敢再看,怕自己胡思乱想。
若说先前看到的成王等人年纪大了不好参照,那现在这个小的一对比起来,若说是姐弟,肯定没人会怀疑。
他心中惶惶不安,眼皮子狂跳不已。
好不容易熬到退下,陈安心不在焉地离去。
外头的内侍告诉他,说吏部还要造册,让他回去稍等两日,便可下放官凭文书等物。
陈安这才离开了皇城。
等了许久的平头见他出来,连忙迎了上前,问他是否顺利。
陈安应道:“顺遂,过两日官凭就可以下放了。”
平头心中欢喜,又好奇问:“那天子生得如何,陈从事可曾看到?”
陈安忽悠他道:“那等庄严之地,我岂敢乱瞟?”
平头没再多问。
之后果然如那内侍所说,没过两日俞州牧的官凭就下放来了。
陈安满心欢喜,这差事可算办得圆满。
说起来也不容易,一路走来都是靠买官哄朝廷保平安,也不知这份平安还能保得了多久。
毕竟怀才就像怀孕那样,待时日一久,他们这帮人的马脚多半是包不住的,朝廷迟早得来围剿。
现在全靠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