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第二十七章 给土匪搞编制(2/2)
众人纷纷笑了起来。
接下来梁萤又喊了另一个名字,变更下一位乡民的田地。
她先把不复杂的户主处理了,再调整其他的。
因为租赁公家的土地也不是随便发放的,得根据各家的劳力情况而定,尽量公平。
并且为了预留人口的加入,还会备下“活田”。
所谓活田,则属于短租田地,相当于现代银行的定存与活期。
这类田地的作用是以后分发给新进村的人口。
村里倘若有老人病故,那份田地就会回收变成活田,仍由原户主使用。但期限比较灵活,有可能一年,也有可能三五年,随时都要退还给公家。
活田也是用于嫁娶或新生这些人口流动做筹备。
现在龙门村人丁大减,排除合理分配和长租田地外,还余下不少活田。
这些活田也不能空着浪费,它们好坏搭配,村民们根据抓阄来选租种的地方。
因着城里也有一部分老百姓想转到乡下来,所以会预留着。
又因快要春耕了,故而梁萤等人日日忙得脚不沾地,抓紧时间在春耕前把这事分配完,勿要影响村民们耕种。
现在整个衙门里的公差都在为这事忙碌。
对于他们来说,土地下放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
老百姓有地种了,才能缴纳赋税养他们这些公差官兵。
县城里也有许多小商贩想转到农村。
衙门对这类人是有规定的,不能一边在城里做商贩,一边又占据田地,只能二选一。
同样,各种工艺匠人亦是如此。
为着土地下放,衙门里全体出动。
梁萤等人熬了不少的夜,才总算赶在春耕前处理妥当。
她着实累得够呛,心里头却爽到爆,折腾了这么久,总算把最重要的事落实了。
这不,李疑有点小迷信,不知从哪里搬来一尊观音像放到后堂,每天路过后堂都要拜一拜,祈祷今年风调雨顺,老百姓能大丰收,多交公粮,因为他们这个衙门太穷了!
真的好穷!
赵雉原本是从不信鬼神的,居然也偷偷地拜了两回。
结果被梁萤看到了。
见她咧嘴露出揶揄的笑,赵雉有点小尴尬,板着棺材脸道:“你笑什么?”
梁萤应道:“赵大掌柜shā • rén如麻,除了不欺老弱妇孺外,烧杀抢掠什么名堂都干光了,竟然会拜大慈大悲的观音?”
赵雉:“……”
梁萤自顾走上前,“我也来拜一拜。”
她当真虔诚,祈祷观音菩萨能保佑安县村民今年风调雨顺,大丰收。
赵雉斜睨她,想起前阵子老百姓的欢声笑语,她不就是妥妥的活菩萨么?
似想起了什么,梁萤道:“赵郎君这会儿得空吗,咱们去大井村的盐场瞧瞧,如何?”
赵雉点头。
差人备好车马,两人前往大井村。
现在正是春耕农忙的时候,今日天气好,阳光明媚,山花烂漫,蜜蜂嗡嗡忙碌个不停。
大井村的农田里时不时传来耕牛的鸣叫声。
一些已经平好稻田的村民们光着脚,挑着一担担秧苗行走在田埂上,在春意盎然里播下他们的希望。
水田里犁花翻滚,弥漫着浓重的泥土气息。
梁萤他们过来时,大井村的农田里热闹不已,因为不少官兵都来下地帮忙干农活。
他们多数都是安县百姓的子弟兵,村民们种庄稼交的赋税是养他们,双方相互包容理解,军民打成一片。
人们一边干活一边笑谈,或八卦外头的事迹,整个场景难得的和谐。
见到赵雉过来,那些官兵纷纷打招呼。
赵雉笑着调侃了一句,“你们这些兵蛋子可莫要偷懒,要不然碗里没食吃,看你们找谁去。”
众人皆笑了起来。
春日里阳光和煦,梁萤走在乡间小道上。
周边麦田青青,水田里农人劳作,路边不知名的野花散发着芬芳,蜜蜂嗡嗡嘈杂,鸟儿在树梢上叽叽喳喳叫嚷个不停,一派祥和乡村的安稳画卷。
她爱极了这片世外桃源,尽管只有短短的几个月。
几人到了盐场,里头的盐户们正在劳作,盐差前来接见。
梁萤不懂制盐工艺,盐差带着他们细心讲述一番。
一行人看完制作工艺,她又同制盐的盐户们唠了许久,了解这些人目前的情形。
士农工商,整个时代的户籍都被划分了三六九等。
所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可是在现代社会,商人这个群体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全靠他们拉动经济贸易。
而这些盐户则处于整个社会的最底层,备受盘剥。
目前她算过一笔细账,井盐有贾丛修往外行销,只要不出岔子,一年下来衙门至少也能收三万多贯盐税。
这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盐户目前拿的工钱是一石盐十文钱,几个人平分,并且所有制盐器具皆是自出,若有损坏,自己掏腰包购置。
梁萤默算了一笔账。
她并不是圣母,目前衙门很穷,并不能一下子终止这种盘剥,酌情给增添了两文,由以前的一石盐十文工钱添到十二文。
尽管杯水车薪,盐户们还是很高兴。
离开盐场时,太阳晒得厉害,她外出没戴帷帽。
赵雉那老爷们也有点意思,顺手折黄荆树的枝丫给她编了一个遮阳的花环。
还别说,戴到头上,脸上确实遮挡了不少阳光。
春日里气温高升,穿得也轻薄,梁萤身段窈窕,走在田埂上看着满目的青山绿水,指着它们发出宏愿,“我要让这片世外桃源稻谷飘香,小麦簇簇,高粱折弯了腰。
“我还要让这片世外桃源鸡犬太平,人人安居乐业。”
赵雉抿嘴笑了笑,“你已经做到了。”又道,“我们进安县才几个月,百姓的精气神完全变了,全然没有往日的麻木。”
梁萤歪着头看他,“真的吗?”
赵雉点头。
梁萤笑了起来,露出洁白的牙。
那时她的神情有些天真,仿佛又回到了初初在蛮鸾山那般。
望着周边田地里的欣欣向荣,赵雉无比庆幸,庆幸自己给了她试错的机会。
一次是在丛林里,一次则是在去江原的路上放她飞走。
幸运的是两次都把她给兜住了。
如今回忆起那些经历,都觉得不可思议。
他知道她是个犟种,身上有一股子天真的莽。
而那股子莽,不知天高地厚,极具冒险精神,并且还有不撞南墙不回头的孤勇,哪怕前路荆棘,仍旧会去闯。
当时他只觉得这女郎蠢萌蠢萌的。
而今重看这个被世道洗礼过的女人,她身上仍旧有一股天真和莽。
天真,是因为想在乱世里建造世外桃源;莽,则是洗脑逼他占据安县。
不论哪种,都是极难做到的。
可是现在,她确实用聪慧的头脑做到了,尽管时间很短。
但那种把整个安县百姓的精气神焕然一新才是最艰难的,曾经他们麻木死气沉沉,身上没有丝毫朝气。
而今,他们个个精神抖擞,充满着对未来的憧憬。
脚下的地,还是那片地;种下的庄稼,还是那片庄稼;人,也还是那些人。
但一切就是变得不一样了。
变得有朝气,有憧憬,有期盼。
仿佛这满目疮痍的人间,也有了烟火气。
待他们回到衙门,前脚一进,后脚就见李疑神色凝重地过来。
见他面色不对,梁萤好奇问:“怎么了?”
李疑应道:“贾丛修回来了,方才同我说了些话,他说太守府那边早就知晓安县的变故,之所以没动兵,是因为在跟隔壁临都郡狗咬狗,无暇顾及我们。”
听他这一说,梁萤忙道:“差人去把贾丛修请过来,我再详细问问。”
上回贾丛修在土地下放之前带了二十多石井盐出县贩卖,特地去过一趟永庆城。
他们这些私盐贩子最受老百姓喜欢,因为盐价低,能得利,接触的人也鱼龙混杂,故而消息也灵通。
此次回来,也把永庆那边的消息带了回来。
莫约隔了半个多时辰,贾丛修才来了一趟衙门。
几人坐到偏厅里谈起这次他外出见到的事。
目前不管是县城还是太守府,长官手里既握了行政权,也握了军事权,这就是诸侯纷争的根源。
永庆跟隔壁临都两地不睦已久,就像现在的朝廷一样。
当初楚王打着清君侧的旗号攻进京城,挟天子以令诸侯,以至于朝廷里分了两派分庭对抗。
一派是拥护皇室的世家大族,一派是拥护楚王的新贵。
他们被放到一个碗里,内斗得凶悍。
而永庆太守王兴之是楚王的人,隔壁临都则是旧朝廷的人。
前些年混乱,两家还打过一回,安县也遭了殃,死伤无数。
时下上头混乱,朝纲不振,下面各管各的,都为地盘你争我夺,这两家也不例外,又狗咬狗怼上了。
如果不是因为隔壁临都郡的牵扯,估计年前王太守就会发兵来夺安县。
现在他不得空,也未把这些土匪放到心上。
一群乌合之众罢了。
听了贾丛修说起的情形,在坐的几人不禁捏了把汗。
安县易守难攻,他们倒不怕上头派兵来攻打,就是觉得能在不打仗的情况下就尽量别动武。
贾从修在这里说了许久,把在外头所见的情况说清楚了才离去。
李疑送他出去。
奉三郎忧心忡忡道:“一旦那王太守得空了,安县恐大祸临头。”
梁萤虚握着拳头来回踱步,一直没有吭声。
稍后李疑回来,他同奉三郎一样心中恐慌,紧皱眉头道:“倘若王太守发兵攻来,咱们先前的努力,岂不全都付之东流?”
奉三郎:“是啊,现在老百姓们分了地,个个都欢喜不已,好不容易得来的安稳,断不能轻易被毁掉。”
赵雉缓缓道:“城里有六百兵丁,若是守关应门,应是能守住的,不过……”
梁萤接茬道:“能不动武,就别轻易动武。
“现在我们才把安县理顺,倘若今年风调雨顺,土地下放的成果待到秋收就能一目了然。
“如果在这个时候发生混乱,势必会动摇安县百姓拥护我们的军心,那先前的努力就白费了。”
赵雉看向她,“你意如何?”
梁萤应道:“花钱买平安。”
听到这话,所有人都明白了她的意思。
给土匪搞个正规编制。
既然打不过他们,那就加入他们好了。
大家都是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