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朱三太子,我们一起去起义吧!求月票)(3/4)
想到这里,几个大清狗官赶紧又给王忠孝磕头行礼。王忠孝则是满意地点点头这五个人虽然不是什么铁骨铮铮的义士,但他们都有做官的资格,而去也没什么后台,都挺落魄的,容易控制,可以安排天地会徒众当他们的管家师爷,“帮”他们做官。
现在先把他们放两江,等将来那个不孝之爹当两广总督时,再把他们调去两广,那就能实际控制五个县了。
大清康熙九年的新年刚过的时候,天气非常冷,那怕位于东南沿海的浙江也不例外。而且浙江的冷还不是北方的干冷,而是南方特有的那种湿冷。湿度大,气温低,寒意刺骨,似乎都要浸入人的骨髓当中去了。
在余姚县城外的一间私塾里面,一个三十六七岁年纪的中年,光头没带帽子,穿了一身破棉袄,守着一只火炉在发愣。火炉上炖着咸菜豆腐汤,汤汁已经开始翻滚,咸菜的香气在斗室当中浮动。
因为现在还没出年节,所以这间私塾今儿并没有开课,周围安静得只听得见咸菜豆腐汤在炉火上翻花儿吐泡泡的声音。小小的屋子里,仿佛自成天地,给人一种与世隔绝的感觉。
外面刚刚下过一天的鹅毛大雪,雪没有融化,铺满了大地,那中年突然面露惊恐,侧耳听听,就听见了脚步声咯吱咯吱踩踏积雪的声音。他顿了顿,分辨了一下,就用低沉沙哑的声音问:“是仙姑和二十一哥吗?快进来吧!”
门外就传来三个声气不同的呵呵大笑儿的声音。房门吱呀呀被人推开,然后就见一个道姑和一个短衫汉子、一个穿着月白长袍的白面书生走了进来。三人身上都是雪泥,脸上冻得红通通的。一进门就用力跺脚,那道姑闻见咸菜豆腐汤的气味还直笑道:“王三哥,你总是想不穿,我们又不是不接济你,你就不能吃好点喝好点?想当年你也是.”
那三十五六岁的中年赶紧摇头道:“常仙姑,好汉不提当年勇我现在就个落魄书生,家里头还有老婆孩子一大堆要养,怎么可能大手大脚花钱?若是引得官府怀疑,怕要牵连你们。”
这常仙姑就是那个和陈永华同游京师,还在王忠孝的婚礼上露了个脸的常明月。
常仙姑嘻嘻笑道:“王三哥,你现在不用怕了,以后再不会有朝廷鹰犬来捉你了!”
被常明月称为“王三哥”的这个中年教书匠,正是分身无数,名震华夏,搞得大清几代君王都头疼不已的朱三太子的本尊!
他原名叫朱慈炯,乃是大明崇祯天子的三子,封了定王千岁。
现在大明朝没了,他这个定王自然得东躲xī • zàng,埋名隐姓了。所以他就化名王士元,躲在浙江余姚县城附近,在一个破破烂烂的镇子上做了教书先生。
不过他虽然落魄,但还是有些复明之心不死的义士在掩护和接济他,常明月就是其中的一个。而那个跟着常明月一起来的“二十一哥”张二十一,则是就近为真朱三太子提供保护的壮士。
在这些义士的保护下,就算是杨起隆、陈永华这样的反清大头目,也很难见着这真朱三太子。他们甚至不知道真朱三太子大概躲在什么地方?
之前常明月曾告知陈永华说朱三太子在苏州的话,就是个随口编造的瞎话。
不过现在真朱三太子已经不怕朝廷鹰犬了,因为他自己就是朝廷鹰犬了!所以常明月才把陈永华给带来了,那跟着她的白面书生就是陈永华。
王士元并不知道自己现在不怕鹰犬了,还苦笑道:“仙姑,别说笑了,我是什么身份?怎么可能不怕朝廷的鹰犬?”
“复甫,把好东西给士元看看。”常明月笑着对陈永华道。
“好,好。”陈永华是背着包袱来的,听常明月一说,马上就摘下包袱,摆在一张小桌子上,然后打了开来。
包袱里面一件官服,一顶官帽,一枚铜印,一张官照,一块令牌和一本书。
“这些是”
“这些都是你的!”常明月笑着拿起那张官照,递给了王士元,“快看看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