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四章 齐野的圣道(2/4)
而齐野也同时发现了一处关键。
前者有关于人性善恶之论,后者则是赵姓开头,而非张或者孔。
前者还好说,只是涉及圣道之争。
后者?
后者就是不尊圣皇之罪!
就算圣皇不计较,孔圣呢?岂非不尊孔圣?
当然了,也不是说圣道之争不重要,而是在后者面前更加重要。
“此乃蒙学之作,自然需要性本善。”
桂尚书开口称赞:“我先前听闻你与荀子世家往来友好,还担心你会写性本恶呢!”
吴院长也点头夸赞:“是啊,林柯此举做的对,不管性本善还是性本恶,对于孩子来说,给与童年漂亮和美好是有必要的。”
“是极。”桂尚书微微点头:“成年时需要知晓世界黑暗与世界的复杂,然而在年幼时,多给予一些美好吧。”
而在下方,林柯也没有多少异议。
性本善或者性本恶?本就不是定性。
前世很多人各执一词,有人觉得善,有人觉得恶,但是善恶的定位本就模糊,更何况人之初本来就千姿百态。
以个例诉说普遍共性,本来就有失偏颇。
所以,林柯完整无缺地将前世的《百家姓》和《三字经》弄了出来。
目的在于学习汉字,学习简单的文化,善恶之争,圣道之争,并不是孩子们需要去了解的。
毕竟在前世,有很多人从小都学习着性本善,在成年后听闻了性本恶便马上倒戈支持性本恶,这种情况多不胜数。
很多学生也并不是老师家长说什么就是什么、信什么的。
故而,蒙学之作,被称之为三百千的《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足矣。
这些只是文化影响,最重要的林柯认为还是培养人的根本。
人文思维和逻辑思维。
温良恭俭让本就是美得,自信也并非自大,这些都要教给学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