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页(1/2)
那么陈瑄现在的情况,便有这么三件事情要做:首先要稳住朝内和整个魏朝的情况;第二要解决倘若陈瑄真的驾崩了,谁能当继承人。
由这两件事情自然还能衍生出无数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但当务之急就是,她现在需要有一个大权在握并且能够站出来表态的人作为她的合作者。
梁熙就是目前唯一的选择。
此时此刻她倒是有些怀念从前的回目了,至少那时候张贵人动手晚,她的两个哥哥已经各自攀登到了他们能到达的巅峰,处置一切事情都比现在简单。
不过,梁熙毕竟年长,梁家乃是魏朝第一等的世家,他在朝中的影响力会远大于她的两个哥哥。
所以在这个回目中与梁熙合作,也未必是坏事。
初夏的阳光洒满了整个康都。
宫中新添了皇子的事情伴随着那道多三天休沐的旨意,也传遍了各处。
大家便为了此事自发地庆贺起来。
庆贺自然一边是因为自己多了三天休沐可以不理事,另一边自然也就是真的为他们的皇帝陈瑄感到高兴,毕竟他们也都希望陈瑄能再有个继承人。
前头太子的事情处理得十分隐秘,对外都是宣称太子陈麟因为思念先皇后,哀毁成疾,知情人自然不会多嘴,不知情的人便也就真的是这么以为,于是那时候大家是真的也为太子惋惜过一阵;后来陈耀封了琅王去了北边,大家也都看得明白,这不是要让琅王来做储君的意思了;再后来宫中传了消息出来说有个婕妤怀孕,大家也就开始猜测着这位婕妤生下皇子,应当就会被陈瑄视为储君了。
如今大家的期盼几乎成了真,那必须是要庆贺一二的。
人人都向往平静安稳富足的生活,一个开明的皇帝,也是大家所希望拥有的。
大家也都希望这个开明的皇帝能把皇位给予一个合格的继承人,那样大家便能长长久久地太平下去。
故而康都的人们的确是真的为了陈瑄添了皇子而高兴。
梁熙进宫便也就是为了此事。
陈瑄是与他说过许多次裴婕妤这一胎的——他明确与他说起过不打算让琅王做太子的事情,也明确与他说起过将来打算让裴婕妤之子记在谢岑儿名下。
“以稳妥计,朕以为这样才是最好的。”陈瑄那时候是这么说的,“将来外朝有你,内宫有谢氏,再如何不会出什么意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