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页(1/2)
她几乎能肯定,就算她不提,在之后也一定会有类似科举的东西出现。
“但现在仍然也还不是最好的时机。”陈瑄又笑了笑,“且等着,等到天下大定,至少要在琳琅玛瑙四州都完全归顺之后,才能把这事情提一提。”
“时机,是因为这样更改之后,会有人反对吗?”谢岑儿问。
“反对应当也不至于,只是牵一发而动全身,这不仅仅是一道政令就能完全推行的事情。”陈瑄道。
作者有话说:
第120章
欲速则不达这个成语,谢岑儿在穿越回了这个古代时空之后体会得更深一些。
在她穿越之前,人们对于效率和结果的追求都十分急迫,但回到了这个时空,大约是因为生产力的限制和制约,以及她所处的身份地位发生了改变,她能深刻地感觉到这个成语在这个时空的意义。
没有什么能一蹴而就的事情。
想要做的事情永远需要非常有耐心地缓慢推进。
时间线被拉得长而远,于是中间环节可能产生的变故也更多。
结果会和最初的设想不太一样,但若是慢慢推进,大约百分百的目标能达成百分之八十,并且在百分之八十的基础上还能延续下去不至于太变形。
但如若很急地想在短时间内达成一个目标,如果只是简单的事情倒是罢了,如果是复杂的事情想在短时间内立刻达成,那么多半就只是表面上看上去相似,但实际上已经完全错位并且毫无延续可能。
当然谢岑儿很能理解这一切。
在这个时代,一切仰赖于人,甚至比现代更仰赖于人。
而人则是最多变最复杂的存在。
就算是现在等级最森严的封建社会,这个世上的每一个人也都有他自己的想法,他也许会表面听从,但内心另有打算——无论他是朝中大臣亦或者是最普通的黎民百姓。
在每一道政令下达的过程中,从朝廷到地方,每一次政令的传递与重复,都会因为传达消息的这个人的偏重,产生微妙的变形。
原因很明显,这时代的文化水平有限,有很大一部分人无法从官府抄录张贴的文书中直接获得有效信息,这样一来便只能依靠口口相传二次传播,二次传播三次传播再多次传播,消息还是不是与官方文书一致就未可知了。
所以陈瑄每每说起政令,都十分谨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