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页(1/1)
穿越者不能改变历史进程,认可雕版印刷是宋朝人要做的事儿,沈熙薇没有要改变唐人意识形态的想法,而且目前还没赁到合适的铺面,地址一栏也得再斟酌,因此道:“儿拿回去自抄便可。”
其实字并不多,虽有两百份,也不过是在小卡片上写好铺名、地址,比不上前世写过的家庭作业字多,亦比不上今生在悲田院抄的那些书字多。
“既不请佣书人,沈娘子可要再购些笔墨?”
沈熙薇暗道:这老板是懂做生意的!
面上却道:“还请掌柜费心介绍。”
会员卡是店铺的招牌,字写的漂亮,才能给人眼前一亮之感,第一印象很重要,需得配着好笔好墨。
掌柜含笑一指:“笔筒在这边,请沈娘子过目。”
本朝真实的笔筒样式和沈熙薇前世在电视剧中看的相差颇多,那种专门用来容纳大量毛笔竖插进去的笔筒,要到明清才能出现,唐朝的笔筒,还更类似于笔套,是一截竹子做成细长的圆筒,里面只放一支笔,然后再置于上下三层的笔格之中6。
掌柜拿出一支毛笔,递给沈熙薇细看:“此乃正宗的宣笔。”
后世的“湖笔、徽墨、宣纸、端砚”,在本朝还不流行,大唐流行的是宣笔,白居易为此曾赋诗:“紫毫笔,尖如锥兮利如刀。江南石上有老兔,吃竹饮泉生紫毫。宣城之人采为笔,千万毛中拣一毫7。”
此笔虽贵,但却好用,沈熙薇玉手一挥,买了!
既然有了好笔,也得配上好墨,漆烟、松煤制成的“墨丸”,砚出的墨丰肌腻理,沈熙薇也一并买了。
末了,又嘱咐掌柜:“千万莫漏印了标识。”
掌柜又拿起来那标识图样看了看,是个宛如女郎的“沈”字,底色选的是桃花粉,倒是赏心悦目:“放心吧沈娘子,某绝不忘。”
沈熙薇颔首。
掌柜又满脸堆笑道:“那沈娘子便结款子吧,一共八两银子,可先付四两,明日入潢之后,娘子来取卡片,再付另外四两。”
“嘶!真贵!”沈熙薇一边肉疼一边掏钱。
虽说赚了八十两银子,但这几日连着送礼打赏,住店吃喝,又定了笔墨会员卡,已经用去了十五两银子,想到日后赁房子,开铺子少不得一大笔花销,沈熙薇不禁蹙起了眉头,她眸色一转:与刘记的拉扯得添把柴火才是。
因此,她定完了会员卡,便马不停蹄的赶回了平康坊,想添上这把柴还得求赵五娘助力一把。
第24章最后一局上
宴请赵五娘是在七月初九的下午。
赵五娘素日里做的是邸舍的买卖,晚间坊门一关,被困在平康坊的人就得住店,那个时辰赵五娘少不得一番忙碌,没有办法出门,反倒是每日下午的时候,来住店的人少,五娘可以把店铺暂时交给仆人看护,随着沈熙薇出门透透气去。
同样的原因,五娘晚间繁忙,所以她的暮食一直都是提早用的,正因如此,她身材苗条,一直苦恼无法赶上潮流,做上一名丰腴的美人儿。
二人选择的食肆,是沈熙薇相熟的卢记食肆,因着不是饭口,卢小郎君此时并不忙碌,只有零星的两桌客人,他便给沈熙薇推荐了今日的店铺招牌:水盆羊肉。
沈煕薇颔首,又另外叫了两张芝麻胡饼。
唐人喜食羊肉,水盆羊肉,这道菜便一直流传到了后世,亦称“六月鲜”,多在夏令六月开始问世,主要食材是羊腩肉,羊腩肉相比羊肉的其它部位,少了几分温补之效,与各类调味品相融合后,又添了益气的功效,因此成了夏日趋之若鹜的羊肉佳品——羊肉清补凉。
而卢郎君制作水盆羊肉亦颇有妙方,他有个秘制的配料,老五样——花椒、良姜、小香、桂皮、八角1。
要说起来却也不是多难得的东西,可其中的绝妙之处便在于比例。华国美食便是如此,因着火候不同,对调味品比例掌握的不同,那些“适量”、“少许”,便可汇就出一道道匠心独运的菜品,一个厨子一种味道。卢兆安要做到对每种调料的性味心中有数,比如花椒的麻度,桂皮的香度,便要亲自去咬,才能尝出其中的不同,掌握住最佳的配比2。
另外的秘诀便是高汤,头天晚上将羊骨精挑细选,冷水浸泡一夜。今日午后便开始入锅煮沸,大火开锅,去腥瓢杂,再转小火慢炖一个时辰,这样熬出来的汤,才能清亮不浑浊,而羊骨中的胶质则会让汤底更加稠香,这时再下入羊腩肉,盖上老槐木制成的腰板,将羊肉封锅。因着汤底表层的油脂会将汁水锁住,等到羊肉煮的如凝脂般丰腴、每一部分都吸入了汤底的醇香之时,便可出锅了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