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以祖宗之名(3/4)
“好小子,你就在小小的莱芜城外,就要左右天下大局,你也太敢想了吧!”
叶廷兰大呼震惊。
可就在此时,那位东山先生赵士哲站了出来。
“朱公子,你的谋划虽然高明,可不论费县王俊,还是榆园义军,都未必有你的本事,想让他们鼓动百姓,少交田租,只怕不行。”
朱颐垣吸了口气,凝重道:“东山公,那您觉得谁可以?”
赵士哲呵呵一笑,指了指自己的鼻子,“老夫!”
“您?”朱颐垣颇为惊讶,“东山公,非是晚生不相信前辈,只是生死大事,不能马虎。”
“哈哈哈!”赵士哲朗声大笑,“朱公子,书生自有嶙峋骨,在这个神州倾颓的当口,愿意挺身而出的仁人志士,何其之多!更何况你朱公子已经给了大家伙借口,又不是要反清,只是少交点田租,让百姓们能喘口气,这有什么错?”
确实没错,而且还干得天经地义,理直气壮。
此时此刻,就不得不提到这位东山先生的恐怖身份了,赵士哲成名非常早,他在山东一手创立了山左大社,而这个山左大社就是复社在北方的分社。
严谨点说,赵士哲是山东文坛盟主,不严谨点,他是北方士林领袖……总之是影响力十足的大佬。
另外随着他来的一老一少,老的叫宋继澄,年轻的叫宋琏,是一对父子,同时也是复社的成员。
稍微有点明末历史常识的,都应该知道复社有多大的影响力。
光是书生,也未必就能反了天。
可现在时机太好了。
个别地方秋收已经开始了,洪承畴统领着人马南下,山东清军被谢迁牵制……钻到了莱芜的朱颐垣,等于进了铁扇公主肚子里的孙猴子。
那还等什么,好戏开场吧!
赵士哲毫不客气,他立刻挥笔,参考朱颐垣的意思,给孔家写信,请求孔家爱惜百姓,不要多收田赋,还要劝谏大清皇帝,轻徭薄赋,与民休息,只有得到百姓的拥戴,才能坐稳江山。
一封信写的四平八稳,只是读表面上的意思,那是无可挑剔。
只是这封信送出去,各种指责之声,瞬间冒了出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