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帝阙韶华 > 第17章

第17章(1/2)

目录

天宜帝本没有注意到绣品上的那紫色有何特别,经此一说,也觉出眼熟,略一思索,脸色便沉了下来。妃嫔中入宫较早的叶嫔像是猛地想起,脱口道:“似是凤仪宫……”话刚出口,意识到失言了,忙掩住口,不敢再说。

方才还欢声笑语的长乐宫突然变得安静。凤仪宫乃是九年前去世的皇后江璧瑶居住的正宫,江璧瑶生前喜爱紫色,内室常年用的绣帘,还有凤榻上的锦帐,依稀都是用这种紫色绣着花样,有并蒂莲,亦有云朵飞禽,天宜帝不知见过多少回。琅環皇后去世之后,她的喜好习惯都被小心避讳,时间久了,渐渐淡忘,想不到却在寿辰时见到了同样的紫色刺绣。天宜帝思及此处,一时间面沉似水,又想到那部佛经绣的还是自己的手迹,心中顿生厌弃之情,连一眼也不想看了。

容妃绣这本佛经,耗费了不少时间心力,如今见天宜帝神色冷漠,十分窘迫,想到宫内宫外尽多人看她的笑话,几乎要泫然欲泣,但一来不可对皇帝心存抱怨,二来不能在喜庆日子落泪,只好强自忍耐。

洛雪凝看到母亲受窘,心里很不好受,说道:“父皇,都是雪凝不好,母妃本想将祥云都绣成金色,是女儿那时见了新贡上来的紫色丝线好看,就动手将经上云朵都绣成了紫云。父皇不喜欢,女儿拆去重绣可好?”

天宜帝皱了皱眉,说道:“罢了,不必。”他心下极为不快,但听洛雪凝将责任揽到自己身上,倒不好责怪容妃了,遂说道:“你做事仍欠些稳妥细致,接下来一月,就在宫中抄写经书,养养性情罢。”

洛雪凝低声应是,她对自己抄经倒不觉怎样,只是想到母亲辛苦一场,反而落下不是,有些难过。

洛凭渊对这个妹妹很是喜爱,他当初离宫前,有一年时间住在容妃的兰亭宫中,受她照拂,自有一层情份,就想出言缓和,但他对后宫的事所知不多,年龄又轻,太子不开口,他一时也想不好如何插言。

踌躇间,坐在他身边的静王说道:“不知可否让儿臣看看容妃娘娘的绣品?”此时开口,天宜帝的恼意都转到了他身上,但不知为何,并未出言斥责,只是冷着脸。

那部佛经已转回到丹阳公主手中,她见天宜帝未曾不允,就起身送到了静王面前,轻轻叫了一声:“大皇兄。”

洛湮华接过刺绣经书,翻过几张绫页,端详了一会儿,说道:“皇妹所选的紫色丝线,与早年凤仪宫所用,实在相去甚远,不知宜妃娘娘适才之言从何而来,只怕是并未看清。”

众人闻言都是一怔,若是此言坐实,宜妃岂非是在妄言诬陷。

安王冷笑道:“你又何出此言?若是没有证据,便是在妄议我母妃!”

静王翻到佛经扉页,注视着佛祖绣像旁缥缈的云彩,悠悠说道:“当年先后在凤仪宫中所用紫色,乃是以东海所产的紫贝壳染色而成,刺绣时一根丝线劈为五股,其中一股替换为灰色,故此在灯光下虽呈正紫,远看却隐有灰蓝光彩。而容妃娘娘所用绣线色泽纯正,灯下远观有朱紫之意,应是以靓蓝和单朱色配成,隐有丹红光晕,其中未掺灰色。故二者虽同为紫色,实有极大差别。若哪位娘娘尚有疑问,当年旧物应是还有一二留存,改日取来比比就知道。”

言毕,长乐宫内无人说话。静王将佛经交给宫人,示意再拿回对面嫔妃处,又说道:“想来,内务府也不至于不懂规矩,又怎会再将昔年先后常用之物送进宫中。紫色主贵,传言七重天上,祥云皆为紫色,难怪皇妹会选中。”

洛凭渊觉得他的声音里有种浅淡的倦意,一如当日在府中见到来找茬的安王时那瞬息的神态,像是看多了同样的事,既了然,又厌倦。听到他如此说,仿佛当日在静王府外听闻的琴音又回到耳畔,泠泠洗去尘世铅华,许多事本就无需计较,何必烦忧。

天宜帝的情绪已渐渐平复,他让宫人把佛经拿来,重新看了看,果然觉出颜色与自己忌讳的那种有所不同,只是方才先入为主,竟失去了清明。他看了静王一眼,敢在宫中当面提起逝去的琅環皇后的,或许只有这个人了,而且提得如此自然而然,将自己的不悦都衬得失之小气。

多年过去,洛湮华似是变了不少,又似是丝毫未变,从来没有低头向他哀求过一句,现在是如此,那么,今后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