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第53章(3/4)
“但一个商品想要真正做到全民皆知,不仅要自下而上,也要自上而下。”
“‘一分价格一分货’,如果当上面有钱人都因为考虑价格贵的就是好东西,全去买进口的东西,觉得什么都是进口的好,国内的廉价都不怎么样。那大众跟风就会下意识认同这种观点。最后不管什么东西,我们都很难卖出一个更好的价格,即使说不定某些产品质量上平价的更好。”
乔柔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我知道在机械上国内很多机器设备比不上国外。但就像夏燕宁做一台磨豆机器,我们用着本地的金属,在成本上就要比在国外制作一台机器的价格要低,如果说达到一样的质量,不管怎么样卖的价格就大概率比国外进口的价格低。”
“如果你们不知情,只知道现在大概率上国外机器比国内先进。你们是买贵的还是买便宜的?只有你们之前知道这两个东西是一样的品质,你们才会考虑去买便宜的。”
“所以一个适当的高价,以及与价格相媲美的服务态度,决定了我们豆腐雪糕的品质。再往后各种各样物价都上涨的情况下,我们反而短时间内不需要跟着一起上涨价格,直到不得不上涨。当然我觉得这个不得不上涨可能性不太高,因为鸡蛋和豆腐的价格涨不到哪里去,而我们可以另外想办法降低成本。”
当钱包紧张时,金融危机来袭,再多的奢侈品和高价美食都只能改变经营策略,而那个时候乔柔的豆腐雪糕却没到那种地步,因为那时候物价已经到达了豆腐雪糕从高价变平价的地步。
三十年后雪糕刺客那么多,区区一个五块钱的雪糕完全能扛住,甚至还能卖情怀:三十年不涨价,高价变平价。而送上门的服务也可以随着外卖业的扩展,直接转交给别的平台。
乔柔的雪糕想法横跨三十年:“对于现在有钱人来说,五块钱的雪糕可以增加点说话的探讨话题,增加点餐桌色彩。雪糕是怎么做的,纯天然没有任何的添加剂,从磨豆开始制作用多少时间,冷藏多久,最终放上餐桌又有如何的口感。甚至我们一起在卧室里创造出这个豆腐雪糕,都是一个谈资的开始。”
龚雨欣意识到了自己这个作用。
她需要将这个豆腐雪糕赋予“故事”,并将故事宣传出去。更别说今天还是个特殊的日子,是她和夏燕宁说穿身份的日子。
一个雪糕让三个险些因过往一场“抱错”而分崩离析的姐妹重新粘合在一起,创造出了友情和亲情的价值。
龚雨欣不得不承认,乔柔天生就该吃这碗生意饭。她刚才在听的过程当中,偶尔竟有一种听龚爸细讲一些事时的错觉。
再加上现在这个场景这个情况,龚雨欣对豆腐雪糕的情感,确实有了一种复杂情感。这是她们三个人说穿最重要、最可怕事情之后所合作的第一个大作品。
因为乔柔家里做豆腐,所以她们选择了豆腐口味。
因为龚雨欣家里有冰箱,所以她们选择了做雪糕这个产品。
因为夏燕宁是机械工程出身,所以后续很多地方都需要她亲自介入。
龚雨欣忽然很想要豆腐雪糕诞生:“这个雪糕在学校做还是在实验室?定下来之后我想一起加入进去。尝尝味道或者动动手。”
夏燕宁举起手:“我也想。”
真正的研究员们都没这两人这么积极。
乔柔扫见弹幕:仔细一想,原书里白富美总来实验楼,本来是为了观察夏燕宁。结果现在变成了和夏燕宁一起做豆腐雪糕,算殊途同归,回归剧情了吧。
哈哈哈哈哈神他妈殊途同归。
乔柔好笑:“都行啊。到时候如果在经济实体那边实验,我就把钥匙给夏燕宁。夏燕宁你找老夏搓几把。我们人手一把,随时可以进去看。”
她也不怕研发的商业机密暴露。复杂的在场三个都看不懂,简单的她们三个能看懂,但别人也能轻易折腾出来。
乔柔说累了,拿起汽水又喝了两口。
她正准备再和两人说点什么,忽然听见门口传来了有节奏的敲门声。
“叩叩叩——”随着敲门声响起的是龚妈比平时更刻意温和的声音,“我切了水果,给你们拿进来了哦?”
龚雨欣忙起身去开门。
门打开,龚妈走进门快速看了一眼夏燕宁。她见人坐在地毯上,将水果盘放到桌上:“怎么都坐在地毯上呀?我去搬点椅子进来。哎,好歹做床上嘛。”
夏燕宁刚想开口说做地上习惯了,又猛然想到面前的人是自己的亲生妈妈。这种大家都知情却没有戳穿的心情,实在难以言喻。
她自然闭上了嘴,眼神复杂起来。
任何一个人见到一个陌生女人,突然知道这人是自己亲妈,也没法第一时间接受。尴尬无措,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不知道该做什么好。
龚雨欣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尤其是见到龚妈忙不迭想要出去端椅子的利落速度,也心情眼神都复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