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2章 聪明人杨国忠(1/4)
当值的殿中侍御史,听了谢三郎的命令,都没想着问问李老三的意见,直接转身出了金殿,要把敲响登闻鼓的人叫进来。
这件事,有错。
错在忽视了天子的权威!
严格来讲,这是越权!
满朝文武在诡异的气氛之中,将目光集中在天子身上。
李老三,没说话。
满朝文武都是大唐的精英,能够有资格站在金殿之上,不是自己牛-逼,就是自己的爹妈牛-逼,这其中,自然不乏聪明之人。
当然,也包括一个特殊情况——裙带关系牛-逼的……
杨国忠!
纵然杨国忠是靠着杨贵妃的“枕头风”吹出来的御史中丞,但也是一个当之无愧的聪明人啊。
他看着天子一言不发,就难免琢磨琢磨了。
天子为什么不说话!?
还不是因为谢三郎。
虽然是这人家谢三郎在回京之后第一次在大朝会上亮相,但是留给人的印象太深刻了,一人的威势,就能压迫住满朝文武,就连天子刚刚被他怼了,也是哑口无言,杨国忠甚至都想起来一个传言,开元二十三年在洛阳,谢三郎连续两次炮轰金銮殿了!如今看来,行,十八年不见,谢三郎“老而弥坚”,如今威势更胜从前。
杨国忠琢磨着,李老三之所以不说话,估计正后悔呢,本来日子过得好好的,非把谢三郎从扬州招回来干什么!?长安武库终归是被引爆了,就算“大唐办案第一能手”能把幕后黑手找出来,难道还能把那几十万件武备都变回来不成!?
杨国忠从宫内得到了消息,据杨贵妃说,李老三听闻谢直进京之后,沉吟良久,一声长叹,说了一句话,“自此,长安多事矣……”,显然,对谢三郎要出幺蛾子,早有预料了……
具体到今天,谢三郎虽然“越权”了,但是说到底,不过是抢在天子前面说了一句话而已,事情本身,并不大,就算李老三不乐意,开口训斥谢三郎,又能怎样?难道还能不让敲鼓之人上金殿不成!?
既然这样,与其开口,不如在别的事情上去找谢三郎的麻烦。
杨国忠想到这里,顿觉豁然开朗,他自信已经在这件事情上,摸清了李老三的想法。
那么,下一步,怎么办?或者明确点说,他杨国忠应该怎么办?
天子不说话,但是天子也不乐意,如果这个时候,他杨国忠站出来弹劾谢三郎一句,是不是能逼得谢三郎想天子认错?既能扫了谢三郎的面子,又能在天子心中为自己加分……一举两得,好事!
一念至此,杨国忠就要出列弹劾谢三郎。
却突然顿住!
且慢!
要不说人家杨国忠是个聪明人呢,聪明人最大的特点之一,知道什么时候该开口,也知道什么时候该闭嘴,还知道如果开口的话,用一种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
杨国忠突然意识到了一个问题——他自己什么水平,他自己知道,别的不说,起码上“弹劾”这件事情上,自己这点水平,比身后那些正牌子御史差得远了!
侍御史、殿中侍御史、监察御史……一个方阵二三十个御史,难道就没有一个想明白眼前这点事情的?
不可能!
那么,他们为什么不开口说话?
杨国忠电光火石之中就想明白了。
这些御史,不想弹劾谢三郎!
为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