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薛万彻进一步要权,侯君集的反驳!(2/3)
如此一来。
他李世民苦心孤诣、废寝忘食、劳心劳力经营了多年的“人设”……
岂不是要在一夜之间崩塌了嘛!
所以。
李世民无论内心中再怎么支持李恪。
再怎么力捧,相信李恪。
他李世民身为君主,都不能公开表达出来。
侯君集敏锐地察觉到了事态正在朝着有利于嫡系皇子的方向发展。
偏偏李世民的身份、地位超然,故而很是尴尬地要以“大局为重”,无法为李恪发声。
“薛将军,此言差矣!”侯君集道:“微臣还望薛将军不要忘了,这一场庭州之战,是吐蕃帝国的钦陵卓赞率先挑起的。”
“之后。”
“吐蕃帝国的松干赞布就以我等大唐的军队烧毁了圣庙、摧毁了他们吐蕃高原民族的信仰图腾和圣地。”
“才会派遣数以十万计的大军,进攻庭州城池的。”
薛万彻不屑道:“当然。”
“这等事情,本将军身为大唐的边疆将领,怎么能忘记。”
“不过……”
薛万彻面露讥诮,“高原蛮族的骄横跋扈,企图想要侵占大唐的疆土是有目共睹之事。”
“可是,本将军实在不知,侯尚书为何在此时提及吐蕃帝国的恶性,这到底是所谓何意啊?”
“莫不是想要转移视线,想要让陛下允许庭州城的军队再度扩张。”
“或者是继续调遣大唐的军队,增援庭州城池?”
“呵呵,本将军倒是很乐意告诉侯尚书,这绝对不可能!”
“侯尚书近些年来一直在朝堂为官,远离边疆的军营。”
“就连地方的军营都极少去到,或许根本无法明白。”
“大唐的百姓们是多么希望和平,多么期待远离战争啊!”
薛万彻信誓旦旦道:“所以,最近五年以来,大唐的增兵工作,一直都是举步维艰。”
“尤其是南蛮地区,军队将士的数量已经非常难以维持在正常的水平。”
“就连军队的质量,也在逐年地递减。”
“若非如此,侯尚书又有何理由,解释清楚贤王殿下能够在短短数个月之内。”
“就将岭南道原来的军匪势力,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地杀得干干净净?”
侯君集越听越是难受,脸色也是在越听越差,却又对大唐的现状无可奈何。
薛万彻见侯君集面如死灰的模样,心里面没提有多得意了!
他跟侯君集算得上是同期效力于大唐、追随于大唐陛下李世民麾下的将领。
而且在军功方面,他薛万彻还要比侯君集多上不少,又是武勋世族。
可是在朝堂上,侯君集凭借着高人一等的政治谋略和智慧,总是能压过薛万彻一筹。
更加令薛万彻难以接受的是……
侯君集明明已经站错了队伍,支持了太子李承乾。
按照道理来说,侯君集应该跟众多老牌贵族、太子党的死忠一样。
要么被满门抄斩。
要么被打入地牢。
可是他侯君集……
居然他丫不仅没有受到任何打压、惩罚,反而还可以官复原职!
在朝堂上的地位不降反升?!
这……这是神特么的操作啊?
也就是从侯君集再度成为兵部尚书的那一刻起。
薛万彻就很不爽侯君集,处处争锋相对,没再有往日的“友好”。
就是连‘虚情假意’的寒暄也免了。
侯君集道:“薛将军此言差矣!”
“若岭南道的军队真的如此不堪。”
“若岭南道的百姓真的无心战斗,追求安稳的生活。”
“那么贤王殿下到底是凭借什么。”
“在面对不可一世的钦陵卓赞时。”
“神勇无比地以三千名岭南道的将士,成功击溃十万吐蕃帝国的将士的战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