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炸蝗虫,了解一下?(2/3)
再看到质量...
好吧,要求好像太高了。
究其原因,李恪思索良久,认为应该是工人的素质存在很大的问题。
在古代‘士农工商’的社会中,工人的地位仅仅比商人高一点,也属于社会的底层,被人称为家奴或家丁,又是在家族内流传,故而形成入职少、门槛低、水平参差不齐。
没办法,李恪只能向穿越小说中的主角学习,一步步来,先创办学院,让工人们接受系统的理论学习和操作实训,再改变他们工作的称呼,从而改变他们的社会地位,最后将工厂办成企业模式,在全国开设分厂...
到那时,每日坐收百万白银不是梦阿!
然而,想要有高收益,前提投入自然是必不可少的。
李恪自从做上了太子,可一点也不习惯没钱的日子。
民意食为天。
李恪打算操起自己的老本行,用美食征服唐代的百姓!
一百多吨风干的蝗虫,陆陆续续地送回马家在桂州的酒楼中。
为此,李恪特意组织了桂州和广州两地所有酒楼的厨师,以及军队中的火头军将士,分批聚到酒楼的后厨中,之后亲自示范油炸蝗虫!
在事先准备好的大铁锅中倒入植物油,待火烧开后就放入风干的蚂蚱,用勺子不断地来回搅拌,使蝗虫均匀受热。
等到蚂蚱本身颜色变得浅浅的黄色时,李恪将其捞起,撒入椒盐、孜然粉,再用勺子搅动均匀,香味随即飘来。
李恪演示的第二种做法,则是将蝗虫的翅膀去掉,同样是用油炸成浅黄色,捞出后加入酱油、醋、香油和葱、蒜等佐料中浸半刻钟,再空干片刻。
厨子们争相恐后品尝...酥脆香鲜,味道俱全。
岭南人是最会吃,也是最敢吃的。
二十文钱一大盘的炸蚂蚱,刚在岭南各大酒楼推出,就广受欢迎。
上至达官贵人、富豪乡绅,下至工人、农民和书生,无不对物美价廉、色香味俱全的炸蚂蚱赞不绝口。
从炸蚂蚱这道主菜被搬上餐桌后,桂州、广州两地所有酒楼的门口,每天从早到晚都排着连绵不绝的长队。
数天后,这种状况蔓延到了整个岭南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